水调歌头苏轼阅读答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在中秋之夜抒发政治失意和思亲时所作。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水调歌头苏轼阅读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水调歌头苏轼阅读答案一
1.该词作者乃“唐宋八大家”之一,请问“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人?(写出姓名即可)
2.请找出词中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并简述你对该句所蕴含的哲理的理解。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遥望苍茫青天,苏轼浮想联翩,疑问连连。如果你在遥望青天,你会有怎样的遐思?
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题。(7分)
13.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王安石、曾巩 (2分)14.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 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既然如此,惟望各自珍重了。
15.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
水调歌头苏轼阅读答案二
一、
1.这首词开篇发问,起笔不凡。画横线的句子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思?(2分)
2.这首词,历来被认为是中秋词里最好的一首,《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你认为这首词为什么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3分)
3.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2分)
5、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6、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 全诗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像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7、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8、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
1.这首词中,诗人选取了 _____________为题材来表达自己复杂的情怀。(2分)
2.解释词中的加点的词语。(每空2分)
(1)把 ( ) (2)不胜( )
(3)何似( ) (4)何事( )
3.解说上阕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话。(4分)
4.解说下阕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5分)
5.简要评析这首词运用的艺术手法和风格。(5分)
6.下列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句作者把酒问月,表现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彰显出豪放的气魄和浪漫的情怀。
B.上片一个“我欲”、一个“又恐”、一个“何似”,情感波澜起伏,含蓄地写出了诗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
C.下片“无眠”指的是因欣赏中秋明月而不想入睡的人。
D. 下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一句蕴含深刻的哲理:世上难有十全十美的事,不必为暂时的不完美感到忧伤,表现了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
7. 诵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千古名句时,我们应该用 的语气,原因是 。(3分)
8.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变化?(2分)
9.试分析这首词流传千古的原因。(提示:可从思想内容或艺术构思方面简要分析)(2分)
三、
1、这首词中,诗人选取了
2、 ①把( ) ②不胜( ) ③何似( ) ④何事( )
3、解说上阕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话。
4、词中直接写明月的词句是:
5、“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指:
6、简要评析这首词运用的艺术手法和风格。
7、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名句,表达了 。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也表达了对亲人浓浓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8、词中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滚转,提示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四、
1、词的上片 。下片 。
2、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3、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一、
1.答:中秋对月,抒发了强烈的思亲之情,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
2.答:(1)词人借与明月的对话,探讨人生的意义(抒发人生感慨),富有哲理;(2)诗的意境豪放而阔大;(3)情怀乐观而旷达;(4)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5)语言如行云流水。(意思相近即可,以上五点答对其中三点即给3分。)
3. A
4.答案: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为;——正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本是自然的规律。
5、B
6、A
7、答: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也正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作者由伤感转入理智,化悲怨为旷达,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8、答:最后这两句是作者的进一步自我解脱。他的不羁的才情与超脱达观的个性,很好地化解了他的苦闷与惆怅,并最终发出了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名句,道尽了千载离人之情。终于释却离怨,从美好的想象中得到人生的慰藉。
二、
1.中秋佳节对远方不能团聚的弟弟的怀念。
2.(1)拿着 (2)受不住 (3)哪里赶得上 (4)为什么
3.这是经过比较得出的结论,所以放弃了升到月宫去的想法,而在月影中翩翩起舞,让清朗的身影伴随着自己的舞姿而闪动。
4.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这美好的月光。
5.全词以"月"贯穿始终,展开丰富的想像,表现复杂的情怀,胸襟开阔,风格豪迈。
6. C
7.答:舒缓而深情 本句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8.(2分)上阕中作者表现了厌倦尘世生活的倾向,“我欲乘风归去”,但思虑过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转而放达开阔。或,作者的感情从抑郁惆怅到乐观豁达。
9.(2分)示例:思想内容上:作品情感曲折变化,作者对人生别离的思考,激起各类读者的共鸣;词中对美好生活的祝愿成为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希望,情怀乐观、豁达。
艺术构思上:结构精巧,想象奇特。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为一体,天上人间虚实并述,以自然的深远澄净映衬自己胸怀的超脱开朗,并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
三、
1、(1)中秋佳节对远方不能团聚的弟弟的怀念为题材来表达自己复杂的情怀。
(2)解释词中的加点的词语。
2、拿着 受不住 哪里赶得上 为什么
3、这是经过比较得出的结论,所以放弃了升到月宫去的想法,而在月影中翩翩起舞,让清朗的身影伴随着自己的舞姿而闪动。
4、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6、全词以“月”贯穿始终,展开丰富的想像,表现复杂的情怀,胸襟开阔,风格豪迈。
7、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的祝愿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四、
1、描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 对月抒怀,结尾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2、“婵娟”指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这两句表明了情意的相通不受空间的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美好祝福,表达了词人乐观旷达的情怀,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3、词的上片叙述了词人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下片抒发对兄弟的怀念之情。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情感,一方面都对现实的不满,另一方面又对理想充满信心。不过贯穿始终的是词人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苏轼《水调歌头》阅读答案三
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回答下列问题。(4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 、一个是 。(2分)
(2)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2分)
①“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
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
12.(1)又恐 何似 (2)①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或:抑郁、悲伤、痛苦之情;或: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②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只要答对一点即可)苏轼《水调歌头》阅读答案
以上就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水调歌头苏轼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看过“水调歌头苏轼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