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名家名篇 > 桃花源记 >

桃花源记公开课教案

时间: 如英2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历来被奉为经典之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桃花源记公开课教案,以供大家阅读。

  桃花源记公开课教案一

  [教学目的]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汇。

  3.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4、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背诵课文。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难点:理解陶渊明笔下的这个扑朔迷离的桃源胜景的目的,正确评价“桃源式”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有一群人在秦朝时躲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那时候起,这群人就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直到东晋末年才被一个渔人发现。这个隐匿了五六百年的神秘地方就是桃花源。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世界,去感受它的神奇吧!

  二、检查预习

  1.展示学生收集到的有关资料。

  (在平时的常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归纳总结。)

  多媒体显示:

  作者简介: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2.请同桌检查对方注音、解词等预习情况。

  豁然开朗(huò) 屋舍俨然(yǎn) 阡陌交通(qiānmò) 黄发垂髫(tiáo) 便要还家(yāo) 刘子骥(jì) 诣太守(yì)

  三、诵读和复述

  1.课件展示[显示课题],配乐朗读。

  2.请一位同学朗读,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 (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3.全班同学结合注解默读课文,准确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五分钟后请同学复述大意,复述时可适当增加自己的想象。复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据此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明确: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可以按照逢桃花源、访桃花源、寻桃花源的顺序来复述。)

  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然后反复自由朗读。

  四、疏通词句

  1、请学生找出文章中难解的、注解中没提到的、应特别予以重视的字词。

  2、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补充如下)

  为业:靠„„谋生。缘:沿。夹岸:夹着溪流两岸。杂:别的。 鲜美:鲜艳美丽。异:诧异。穷:穷尽。舍:舍弃,放弃。

  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平旷:平坦开阔。属:类。 悉:全。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所从来:从哪儿来。咸:都。 问讯:打听消息。先世:祖先。妻子:妻子儿女。邑人: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焉:于之,从这里。间隔:断绝了往 来。皆:都。叹惋:感叹,惋惜。延:请。语告:告诉(他)说。 不足:不值得。既:已经。志:做记号。诣:拜见。如此:像这样。 遣:派。欣然:高兴地。

  (教师可适当给学生讲解词语古今异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等,但不宜细讲。有些词语应尽可能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及相关知识,展开联想、加深理解。) 多媒体显示:

  ①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缘 古义:沿 (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 古义: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②一词多义

  舍:舍弃 (便舍船) 房子 (屋舍俨然) 寻:寻找 (寻向所志) 不久 (寻病终) 志:做标记(处处志之) 标记(寻向所志)

  向:以前(寻向所志) 对着(眈眈相向)

  3、请学生找出难译的语句讨论作答。

  (此项活动意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敢于直面疑难、大胆探索的热情。)

  桃花源记公开课教案二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安排:

  1. 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huò) 屋舍俨然(yǎn) 阡陌交通(qiān )

  黄发垂髫(tiáo) 便要还家(yāo) 土地平旷(kuàng)

  刘子骥 ( jì ) 诣太守(yì ) 间隔(jiàn)

  2. 熟读课文,查字典,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新课学习:

  (一)背景: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以说,和平,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 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三)通理课文,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1、自由朗读课文。

  2、学生讲述故事内容,以便重点的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

  3、第一段:

  1)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同桌互译。

  为业:靠……谋生。

  缘:沿。

  夹岸:夹着溪流两岸。

  杂:别的。

  鲜美:鲜艳美丽。

  异:诧异。

  穷:穷尽。

  2)概括第一段内容:

  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4、第二段:

  1)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同桌互译。

  尽:走到尽头。

  舍:放弃,离开。

  豁然:开阔或通达。这里有“一下子”的意思。

  开朗:开阔明亮。

  平旷:平坦开阔。

  属:类。

  阡陌:指田间的小路。

  交通:交错相通。

  悉:全。

  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2)概括第二段的内容:

  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所见所闻: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5、第三段:

  1)学生根据注释翻译,同桌互译,教师辅导。

  所从来:从哪儿来。

  咸:都。

  问讯:打听消息。

  先世:祖先。

  妻子:妻子儿女。

  邑人:同乡人。

  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

  间隔:断绝了往来。

  皆:都。

  叹惋:感叹,惋惜。

  延:请。

  语告:告诉(他)说。

  不足:不值得。

  2)概括本段内容:

  3段从渔人与桃花源中的人的谈话和交往,写出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6、第四段:

  1)学生根据注释翻译,同桌互译,教师辅导。

  既:已经。

  扶:沿着,顺着。

  向:原来的。

  志1:做标记。

  志2:做的标记。

  诣:拜见。

  如此:像这样。

  遣:派。

  2)概括本段内容:

  故事的结局:写渔人出山后告知太守,再寻桃源,却找不到。

  7、第五段:

  1)学生根据注释翻译,同桌互译,教师辅导。

  欣然:高兴地。

  规往:打算前去。规,计划。

  果:实现。

  寻:不久。

  问津:访求寻找。津,渡口。

  2)概括本段内容

  故事的尾声:补写刘子骥想寻找桃花源未果。

  (四)内容分析

  1、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4~5节)写渔人离开桃源后的情况。

18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