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题西林壁诗意
宋代名家苏轼的《题西林壁》,含有深厚的人生哲理,现在请欣赏小编带来的苏轼 题西林壁 诗意。
苏轼 题西林壁 诗意一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苏轼 题西林壁 诗意二
宋代诗人苏轼的诗《题西林壁》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诗意为;“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说明了一个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苏轼在这首诗中揭示了人类思维的一个妨碍思想认识的存在障碍,即当局者迷;同时,也给予人们提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即旁观者清。人们由于置身庐山之中,不能看到庐山的整体形态;因此,人们就必然无法看清和了解庐山的真实模样来。而要看清庐山完整的形态,人们就必须站于庐山之外,从不同角度来观察了解它,这样方能了解和掌握庐山的完整形态。苏轼这首诗隐藏了这一种认识事物的思想方法。
我们在了解认识事物过程时,如果思维没有跳出固定思想的条条匡匡,那么,我们的思想认识由于条件的限制和眼光的狭隘以及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等因素,就会造成了对事物认识的局限和不足并形成了错误的思想认识来。如破坏自然环境行为在其所造成危害完全呈现出来之前和未得到科学家观察总结出有害结论之前,我们一般是不会认为该行为是有害的;只有到了其危害性较大呈现出来和得到科学家论证之后,我们才会认识到该行为的危害性了。再如,“__”在未倒台之前,我们也同样尚未认为他们是罪犯,直到他们倒台之后并公开证实其罪行时,我们才能清楚知道其犯罪情况。假如他们并未倒台并执政至今的话;那么,我们能否能够认清他们是有罪的就比较困难了。所以,苏轼这首诗其含义对于人们认识事物提供一个认识事物方法,那就是“只有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