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语文知识 > 歇后语 >

做事没成效的歇后语_徒劳无功的歇后语

时间: 小龙 歇后语

有关做事没成效的歇后语

一无所获

烂网打鱼———一无所获

一:全,都。

本指烂网是打不到一点鱼的,转指一点儿收获也没有。

一场快活一场空

猫儿踏破油瓶盖———一场快活一场空

猫生性不吃油,遇见油瓶时很高兴,弄开瓶盖后却不能吃,非常扫兴。

比喻到手的东西不能享用,空欢喜一场。

一场空

水中捞月———一场空

竹筛子打水———一场空

竹篮打水———一场空

鸡飞蛋打———一场空

狗咬尿泡———一场空

尿:狊狌ī。

尿泡:指动物膀胱。

指劳而无功,空忙一阵。

一场空欢喜

老鼠跳进砻糠囤———一场空欢喜

和尚看拜堂———一场空喜欢

鸭吃砻糠———一场空欢喜

做梦娶媳妇儿———一场空欢喜

麻雀掉进粗糠里———一场空喜

砻:犾ó狀犵。

砻糠:砻是一种去稻壳的工具,稻谷砻后剩下的外壳叫砻糠。

指人费了心机却什么也没得到,空欢喜一场。

一夜灰

拨尽寒炉———一夜灰

寒炉:熄灭的火炉。

一夜灰:一个晚上火炉里烧后的灰烬。

比喻劳而无功。

人财两去

抱着金砖跳海———人财两去

吞金自杀———人财两空

指人和财全都落空,毫无所获。

干忙活

鸡抱鸭子———干忙活

鸡孵鸭子———干着忙

鸡孵鸭子———白忙乎

太湖的虾米———白芒(忙)

东沟摸鱼西沟放生———白忙乎

抱:孵。

鸭子:鸭蛋。

干:徒然,白白地。

忙活、着忙、忙乎:忙碌。

芒:谐“忙”。

指白忙了一场,什么也没有得到。

干熬夜眼

家雀跟着檐蝙蝠飞———干熬夜眼

家雀:麻雀。

檐蝙蝠:即蝙蝠,哺乳动物,头部和身子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的膜,以蚊蛾等昆虫为食,夜间在空中飞翔。

干:白,徒然。

麻雀白天飞,蝙蝠夜间飞。

本指麻雀跟着蝙蝠白白地熬夜,转指人白熬时光,毫无所得。

大来小往

强盗遇着贼偷———大来小往

指非法得来的钱财又被坏人暗算走。

万无一济

螳臂挡车———万无一济

济:帮助。

指白白送死,对事情毫无帮助。

无事

黄蜂蜇石板———无事

蜇:狕犺ē。

黄蜂用尾部的毒刺蛰石板,是不会出什么事情的。

比喻某种行为没有什么作用。

不行

打着鸭子上架———不行

关老爷下轿———不行

关老爷:对名将关羽的尊称。

指事情难办。

多指强迫别人做他不会或不愿做的事情,是不可能成功的。

不灵

羊皮膏药———不灵

旧时民间认为狗皮膏药疗效好,羊皮膏药不管用。

指不灵验,失效。

不领你的情

媚眼做给瞎子看———不领你的情

媚眼:讨好人的眼光或表情。

讨好人的表情做给瞎子看,瞎子是不会领情的。

比喻白送人情。

不管用

肚子疼上眼药———不管用

隔年的黄历———不管用

指不起作用或没有用处。

只落得一声儿喘

肥汉相博(搏)———只落得一声儿喘

博:通“搏”。

相博:摔跤。

两个肥胖的人摔跤,谁也没有摔倒对方,反而弄得喘不过气来。

指劳而无功,还招来祸害。

叫不出来

强叫老鹰学百灵———叫不出来

百灵:鸟,比麻雀大,能发出多种叫声。

叫:双关,本指老鹰学叫,转指人做事。

本指老鹰虽厉害,但学不会百灵的叫声,转喻强迫人去做不会做的事,必然做不好。

叫白袍(跑)

薛仁贵不叫薛仁贵———叫白袍(跑)

薛仁贵:唐初大将,因身穿白袍,故称白袍将军。

袍:谐“跑”。

指白白地跑了一趟。

白气冲天

往石灰窝里扔砖头———白气冲天

白:双关,本指石灰的颜色,转指徒然。

冲天:双关,本指石灰粉末升腾,转以形容程度极高。

指白白生气,丝毫没有收获。

白白地欢喜一场

黄鼠狼拖着鸡毛掸———白白地欢喜一场

指人白高兴了一场,事情或愿望却落了空。

白扯

瞎子撕洋黄历———白扯

日历不叫日历———白扯

洋黄历:即现在的日历,一般用法是过一天撕一页。

本指撕了日历也不知道什么日子,转指白说或白做。

白的

远处看碱湖———白的

白:双关,本指白色,转指徒然。

指徒然,没有结果。

白刷(说)

嘴上抹石灰———白刷(说)

石灰抹嘴———白说

说书人的嘴上抹白灰———白说

唱大鼓的吃石灰———白说

白:双关,本指石灰的颜色,转指徒然,无效果。

刷:谐“说”。

指说话不起作用,没有效果。

白送了性命

稻草人儿救火———白送了性命

稻草人去救火,只能把自己烧毁。

比喻徒劳无益地送死。

白费

泻肚子吃补药———白费

太陽地里点蜡———白费

向绒毛毡里铺棉被———白费

傻小子不识的豆腐———白肺(费)

白肺:傻小子因为不认识豆腐,把它叫作白肺,“肺”谐“费”。

指白花了力气,收不到成效。

白费心

鸡蛋壳上找缝———白费心

螳螂挡车———白费心机

指白用心思,无所收获。

白费功夫

替死人医病———白费功夫

挑沙子填河———白费功夫

瞎子看西洋景———白熬功夫

夜蝙蝠看戏———白熬眼

夜蝙蝠:方言,蝙蝠。

指白花了时间,浪费了精力。

白费劲

鸡毛敲铜钟———白费劲

擀面杖当笛子吹———白费劲儿

石头上耕地———白费力气

蚂蚁搬秤砣———白花力气

骑驴背口袋———白费力

指白耗费了力气,什么效果也没有。

白费蜡

瞎子点灯———白费蜡

日里点灯笼———白费蜡

雨后送蓑衣———白费神

数米煮饭———白费神

蜡:双关,本指蜡烛,转指精力。

指白费精神、精力。

白挨

拿豆腐去垫台脚———白挨

白:双关,本指豆腐的颜色,转指徒然,没有效果。

本指白白地挨台脚的压,转喻做徒劳无益的事,或白白地受罪。

白搭

馅儿饼抹油———白搭

巧眉眼做给瞎子看———白搭

卖布的给塞进去棉花———白搭

蚂蚁摇大树———白搭

烧饼上的芝麻———白搭

指不起作用,或白费力气,也指不计算在内。

白跑

脚底板抹石灰———白跑

穿孝鞋走路———白跑

城隍庙的老爷戴孝———白袍(跑)

薛仁贵的行头———白袍(跑)

白:双关,本指颜色,转指徒然,白白地。

城隍庙老爷:又称城隍、城皇爷,迷信称主管某个城的神。

袍:谐“跑”。

薛仁贵:唐初大将,因身穿白袍,称白袍将军。

行头:戏曲演员演出所使用的服饰,也泛指服装。

指白白地跑了一趟,也泛指白费劲。

白撂

肉包子打狗———白撂

白:双关,本指肉包子皮的颜色,转指白白地。

撂:扔。

指白白地遭受损失,也指白白地付出代价。

用不着

雨后送伞———用不着

指事后补救,已无任何价值和必要。

出力不讨好

老公公背儿媳妇过河———出力不讨好

头顶磨子做戏———出力不讨好

背死人过河———出力不讨好

老公公背儿媳妇朝华山———出力还不落好

大伯子背兄弟媳妇过河———受累不讨好

大伯子背兄弟媳妇———费力不讨好

顶着石臼做戏———费力不讨好

猪八戒端盘子———费力不讨好

背着儿媳妇朝山———出了力气又挨骂

背上儿媳妇逛华山———受了千辛万苦,也落不下个好名

指费力不落好,或付出了代价没有得到回报。

有力吃不上

拧着耳朵擤鼻涕———有力吃不上

趴着出恭———有劲儿使不上

老牛掉在水井里———有劲儿使不上

拳头砸跳蚤———有劲使不上

推土机掉沟里———有劲儿使不上

擤:狓ǐ狀犵。

吃不上:方言,使不上。

出恭:排泄大便。

指办法不对头或受某种限制,有力气也使不上。

光装不满

漏口袋———光装不满

比喻做事不堵塞漏洞,永不会成功。

光舔点味儿

老婆没牙啃骨头———光舔点味儿

味儿:双关,本指骨头上的荤腥味,转指成效。

指虽费力气,但成效甚微。

吃力不讨好

抬石头上山———吃力不讨好

背了石臼做戏———吃力不讨好

蚂蚁顶石臼———吃力不讨好

黄胖舂年糕———吃力不讨好

戴起石臼跳加官———吃力不讨好

石臼:舂米的石器,很重。

跳加官:旧时戏开场前,往往临时加演一种舞蹈节目,演员手拿写有“天官赐福”的布幅,以示庆贺。

指花费了好大力气,却没有落下好的结果。

休想弄得圆通,说得明白

合金刚让座,对石佛谈禅———休想弄得圆通,说得明白

合:和。

金刚:佛教指佛的侍从力士,以手执金刚杵得名。

禅:佛教用语,指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

圆通:圆满通达。

指说话做事不看对象,徒劳无益。

全用不上

夏天的棉衣,冬天的扇子———全用不上

本指全派不上用场,转指完全不起作用。

全部落空

炭筛子筛芝麻———全部落空

落空:双关,本指芝麻从孔中落下,转指愿望未能实现。

用筛小块儿炭的筛子筛芝麻,芝麻便会全部从孔中落下。

比喻所有愿望都没实现。

多此一举

八擒孟获———多此一举

月亮底下点灯笼———多此一举

披着雨衣戴斗笠———多此一举

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晴天打伞———多此一举

笠:犾ì。

斗笠:遮陽光、挡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用竹篾夹着油纸或竹叶编成。

指某种行为或举动是多余的。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南方,七次生擒蛮族酋长孟获,又七次释放,终使孟获心悦诚服。

《三国演义》第九十回:“孟获垂泪言曰:‘七擒七纵,自古未尝有也。

吾虽化外之人,颇知礼义,直如此无羞耻乎?’”好心肠办坏事

热尿浇嫩菜———好心肠办坏事

本指为解决嫩菜的干旱撒了热尿,结果菜也死了,转指一心想把事情办好,因方法不当而适得其反,含有遗憾的意味。

劳而无功

水上画画———劳而无功

石头上栽葱———劳而无功

画脂镂冰———劳而无功

数米下锅———劳而无功

歇后语是什么

歇后语是中国 劳动人民 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 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 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 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歇后语历史由来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 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 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 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 辞海》: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多为群众熟识的 诙谐而形象的语句,运用时可以隐去后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说“围棋盘里下象棋”,以示不对路子;也可以前后文并列,如“芝麻开花-- 节节高”。

《中国语言文字大百科全书》:歇后语是指说话的时候把一段常用词语故意少说一个字或半句而构成的带有幽默性的话语。通常有两种。1.原始意义的歇后语,指把一句成语的末一个字省去不说,也叫“缩脚语”。如《 金瓶梅》里来旺媳妇说“你家第五的‘ 秋胡戏’”,就是用来影射“妻”,因为“ 秋胡戏妻”是有名的故事、剧目。也有利用同音字的。如称“岳父”为“龙头拐”,影射“杖”字,这里代替“丈”。2.扩大意义的歇后语,在北京叫 俏皮话,是指可以把一句话的后面一半省去不说。如“马尾拴豆腐”省去的是“提不起了”。有时候也利用同音字。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 陈望道在《 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 藏词"格一节介绍; 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 隐语"、" 谜语"、" 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


67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