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的复习教案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一篇文情并茂、经世不衰的散文佳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岳阳楼记的复习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岳阳楼记的复习教案一
一。课前诗歌默写。
二。出示复习目标。
三。复习过程:
1.学生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名句。
2.复习作家和作品背景,以及作品主题。
3.重要词语理解。
(学生分组回答)
(1)增其旧制:(2)横无际涯(3)朝晖夕阴: (4)大观:
(5)前人之述备矣:(6)山岳潜形:(7)薄暮冥冥:(8)翔集:
(9)岸芷汀兰:(10)长烟一空:(11)何极:(12)樯倾楫摧:
(13)郁郁: (14)把酒临风:(15)微斯人:(16)吾谁与归:
教师总结:复习文言文中的词语时,请大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字的区分和词义的掌握。不同词性,不同的语境词语的意思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这里是中考(4分题)的必考内容。
4.重点句子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4)至若青和景明,波澜不惊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6)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12)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
(13)微斯人,吾谁与归?
(学生抢答)
教师总结:中考文言文阅读中的翻译句子还是必考题。要求我们要准确翻译出文言文句子的的意思。因此我们应该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准确地理解原文,同时要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译出来。准确地理解原文,是进行今译的基础。原文理解错了,译文当然就不能准确。还有一点,古汉语的一些词,有常见意义,也有特指意义,在一定的上下文中,要弄清楚它究竟是什么意义。
例如,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这句中的“进”和“退”,是特指在朝做官和免官下野,但是若不能正确理解“进、退”的特指意义,那么翻译就会不正确。
对古汉语有了正确理解之后,还要能用现代汉把它译出来。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词汇、语法等方面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所以不少句子是可以一个字对一个字地翻译出来。这类句子如果在翻译时增加了不必要的词语,或变动了词序,就会影响译文的准确性。
6.文意理解。
(1)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2)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什么?
(3)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什么?
(4)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 是什么?)
(5)“进”“退”分别照应什么?
(6)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7)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
(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
(8)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9)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
(10)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什么?
(11)第二段中说“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上文哪句话?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是怎样“述”的?
(12)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
(13)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
(14)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
”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 15)在文中,“进”是指“ ”,“退”是指“ ”。
教师总结:理解课文的内容,也是中考必考的内容。对于山水游记都是通过描写奇山异水,自然景观,从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所以理解文章内容时抓住两大要点复习:一是:文章写景的名句理解,二是这类文章多是作者借景抒情,即要很准确的把握作者在文章表达的感情。
7.课文内容总结:理清行文思路和具体层次内容。
教师要求学生复述各段大意并作简要概括:
第一部分叙事:第一段:记述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
第二部分(二----四自然段写景抒情):由岳阳楼的大观过渡到登楼览物的心情。
第二段:描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全景,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总)
第三段描写湖上久雨阴晦的凄凉景象,抒发迁客骚人登楼览物的伤感心情。
第四段描写湖上春光明丽的欢快景象,抒发迁客骚人登楼览物的喜悦心情。
第三部分(议论)第五段抒发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点明了文章的主旨。表达对腾子京的劝勉和归箴之意。
六。课堂强化训练。
七。课堂总结。
八:作业布置。
岳阳楼记的复习教案二
一、重点解词
增其旧制:扩大它旧有的规模。制,规模。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
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 晖,日光。
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备,详尽。
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
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
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岸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
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何极:哪有穷尽。
樯倾楫摧:桅倒下,桨断折。
郁郁:形容香气很浓。
把酒临风:在轻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执。
微斯人:(如果)没有这种人。微,无、没有。
吾谁与归: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
二、重点语句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到了第二年,政事推行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废弃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重点词:具,同“俱”)。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心理感受该不会没有区别吧?
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译:像那春雨连绵不断,整月不晴的时候。(重点词:开,放晴)
4、至若青和景明,波澜不惊。
译:待到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湖面平静(重点词:景,日光。惊,有“起”、“动”的意思)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译: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 批评指责。 (重点词:去,离开)
6、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译: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置之度外。(重点词:宠,荣耀;偕,一起)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译: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完全不同。(重点词:求,探求。为,指以物喜,以己悲两种心情)
8、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译:不因为自然环境的优越和自己命运的畅达而欣喜,也不因为自然环境的恶劣和自身命运的坎坷而悲伤。(以,因为)。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在朝廷为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在江湖为民就为国君担忧。(忧国忧民)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译: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享乐之后再享乐。
1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如果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了,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12、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把唐代名人和当代作家的诗赋雕刻在上面。
三、理解背诵。
(1)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答: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什么?
答:浮光跃金。
(3)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什么?
答:静影沉璧。
(4)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或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是什么?)
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进”“退”分别照应什么?
答: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6)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7)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 (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
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属予作文以记之。
(9)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
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衔、吞)
(10)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什么?
答: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1)第二段中说“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上文哪句话?
答: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12)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
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 13 )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
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4)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5)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的心态是。
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四、思考练习
(1)第三四段作者用虚笔设想了一明一暗两个场景,为什么会产生一悲一喜的结果?
答:自然的景象包括天气的阴晦晴朗会影响人的情绪,天气恶劣才会“感极而悲”,天气美好才会“心旷神怡”。
(2)第三、四段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写这两段的目的是什么?)
答:推导出“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异”,表现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胸襟。
(3)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什么?
答:以物喜,以已悲。
(4)第五段中“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
答: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否定。
(5)作者赞美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 否定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勉励友人。
(6)“迁客骚人”“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
答:悲喜观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 以已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7)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
答: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主旨。
岳阳楼记的复习教案三
一、知识点梳理
1、文学常识:本文出处: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字希文;范仲淹在学术上以易学著名,其文学亦为后世景仰,在文风卑弱的宋初,范仲淹反对西崑派,反对骈体文,主作用质朴的、有实际社会内容的作品来矫正文弊。他一生论著很多,诗、词、散文都很出色,有不少爱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的好作品,艺术上也颇见工力,颇具特色。
2、通假字:
①“具”通“俱”,全,皆。② “属”通“嘱”,嘱咐。
3、古今异义:
⑵微斯人:( 古义:如果,没有今义:微小)
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景象;今:看)
⑷横无际涯(古:广远;今:与“竖”相对)
⑸浊浪排空(古:冲向天空;今:全部去除掉)
⑹予观夫巴陵胜状(古: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今:丈夫,夫人)
4、 一词多义:
①以:来,属予作文以记之;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②观:看,予观夫巴陵胜状;景色,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一:一,一碧万顷;全,长烟一空。
④开:放晴,连月不开;打开,开我东阁门;开设,设置,旁开小窗。
⑤则:那么,然则何时而乐耶;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⑥极:极点,感极而悲者矣;尽,此乐何极。
⑦或:有时候,而或长烟一空;或许,也许,或异二者之为。
⑧空:天空,浊浪排空;消散,长烟一空。
⑨通:顺利,政通人和;通向,北通巫峡。
⑩和:和乐,政通人和;和煦,至若春和景明。
(11)为:行为,活动,或异二者之为;做,为,全石以为底。
5、词语活用: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形容词作状语,“先”“后”是形容词,在这里意思是“在…之前”和“在…之后”,作状语。句意: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乐。
②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6、本课成语:
①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②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③政通人和:政事通遂,人们和乐。信任国泰民安。
7、一般实词:
①乃重修岳阳楼(乃:表示两事相承,可译为“于是”“就”“便”。)
②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去:离开。谗:说别人坏话。)
③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偕:一起,一同。)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归:归依。)
8、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⑴判断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表判断)翻译:这些就上岳阳楼的壮丽的景色。
⑵倒装句:
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状语后置,“于其上”介宾短语作“刻”的状语,后置。正常的语序应为“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译:在岳阳楼上雕刻了唐代名家和近人的试赋。
②多会于此(状语后置,“于此”介宾短语作“会”的状语,后置。正常的语序因为应为“多于此会”。)译:大多在这里聚会。
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定语后置,“高”是“庙堂”的定语,“远”是江湖的定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居高高之庙堂”,“处僻远之江湖”;)译:在朝廷上做官就为拚命百姓忧虑;不再朝廷上做官就替君主担忧。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宾语前置,“谁”是介词“与”的宾语,疑问句中常前置。正常语序应为“吾与谁归”。)译:要不是这种人,我又同谁在一起呢?
⑼省略句:
①(其)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其”即洞庭湖。译:(它)连着远方的山脉,吞噬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
②(藤子京)属予作文以记之。 翻译:(藤子京)嘱咐我写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10、翻译:
①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译:(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悲或喜。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③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翻译:(这时迁客骚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而十分悲伤。
④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翻译:依我看来,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10、课文理解:
⑴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⑵赞美滕子京政绩的文字是_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表明作者写作缘由的句子是属予作文以记之,"前人之述"指的是唐贤今人诗赋;从空间上写洞庭湖胜境的语句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从时间上写洞庭湖气象万千的语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⑶怎样理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⑷分别默写描写"岳阳楼之大观"的句子和表达范仲淹忧乐观的句子。
A、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直通中考
1、作者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什么?(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特点有联系吗?(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特点吻合:洞庭湖景色开阔,极有气势,这与作者的开阔胸襟和宏伟气度吻合。)
2、由"渔歌互答",你能联想到《三峡》中哪两句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借题发挥引出议论,阐明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他同时代的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中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请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要求补写后的句子能分别体现这两篇文章的中心。(每句填7个字)
①范仲淹□□□□□□□。(范仲淹为天下先忧后乐)
②欧阳修□□□□□□□。(欧阳修与吏民同醉同乐)
4、点明中心的句子、本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表达作者宏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在文中起 揭示主题(点明文章中心) 的作用。
5、请从文中找出分别与"以物喜""以己悲"相照应的句子。
(1)"以物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2)"以己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6、"迁客骚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是个人的遭遇 和外物的触发。
7、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写在下面(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8、叙述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9、第五段"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之为",紧承三、四两段,请你说说"二者之为"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一是 遭遇阴暗凄凉的景象而心生悲凉。二是 看到清明亮丽的景物而其喜洋洋。) 10、表明洞庭湖的地理优势的句子是什么?(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11、读了本文,你可能会联想到我国古代许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人物,请举出一位,并写出他的类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一句名言来。
(示例: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2、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解。(例:任长霞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计较个人得失,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她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最好的诠释。)
13、文中“古仁人之心”是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原文填空)。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迁客骚人形成了对比。
14、 "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
15、"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 居庙堂之高 ,"退"指的是处江湖之远;"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
16、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写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7、作者在文中希望大家都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确对待事物的博大胸襟(引用原文句子),你认为这种胸襟有什么教育意义?(可以从政治理想、社会责任、荣辱、名利、失败与成功等方面来谈感受,言之有理即可。)
18、请用"/"为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断两处)
予 /尝求 /古 仁 人 之心。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何时而乐耶?
19、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把他们开发的一处住宅命名为"岸芷汀兰"。清你结合选文说说商家这样命名的创意。("岸芷汀兰"为人们展示了一幅芳草萋萋,兰花幽香的优美画面,令人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使人感到一种文化气息,进而提升文化品味。)
20、文章第二段作者用神来之笔再现了岳阳楼的宏伟景象,照应了文题,此外还有什么作用?(领起下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或为写法下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作铺垫。)
21、请在文章第三、四段中任选一段,就其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文字。("内容和写法"写一方面即可,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不要求面面俱到。第三段内容提示:写迁客骚人在阴雨连绵之时登楼览物而产生的感伤之情。第三段写法提示:多用骈句,句式工整,语言简洁生动;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排比、对偶);与下段文字形成对比。(说出其中一点即可)
第四段内容提示:写迁客骚人在春和景明之时登楼览物而产生的喜悦之情。
第四段写法提示:多用骈句,句式工整,语言简洁生动;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排比、对偶比喻、借代);与上段文字形成对比。(说出其中一点即可)
22、世上因好文好诗而闻名的景观很多,岳阳楼就是因文质兼美的《岳阳楼记》而名满天下的。然而与众不同的是,岳阳楼更令许多仁人志士向往。阅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其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岳阳楼记》道出了许多任人志士的心声,即旷达的胸襟、远大的政治抱负、忧国忧民的情怀。)
23、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示例一: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示例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24、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意在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怀和 高尚情操。) 25、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示例: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登上此楼,可以观赏洞庭湖的壮美景象。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千古绝唱《岳阳楼记》,岳阳楼因此闻名天下。) 29、
26、第①段描写"满目萧然"之景,表现迁客骚人感极而悲的心情。(用文中的话回答)
27、"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评选已经揭晓,下面是当选人物、香港已故著名实业家、慈善家霍英东先生的颁奖词:
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有这样的财富观:民族大义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他有这样的境界:达则兼济天下。
如果要开展"感动中国十大历史人物"评选活动,请你选择以下某一人物作为当选人,用以上颁奖词风格给他写一段颁奖词。可选择的人物:范仲淹、欧阳修、孟子、陶渊明、诸葛亮。我选择的人物是: 颁奖词:
28、《岳阳楼记》成为千古不衰的名篇,主要原因是什么? (①语言美:多用对偶句,骈句与散句结合;②精神美:思想境界高尚,具有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③情感丰富;④叙述、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
29、甲文第一段中"感极而悲者"是指哪些人?他们感极而悲的原因是什么?(迁客骚人(或: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因为他们"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而触景生情。)
30、与范仲淹一样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历史人物很多。请你从下面提供的人物
中任选两位,并写出其与此相关的名句。杜甫 顾炎武 周恩来(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周恩来―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31、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理想抱负?(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抱负。)
32、从文章中我们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3、《岳阳楼记》中有很多成语,譬如心旷神怡、先忧后乐、气象万千、百废待兴、政通人和。
34、"…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请你用自己的话并结合引用原文中的句子说一说,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各是怎样的?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是看到天气好景物好以物喜,看到天气不好,景色悲凉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5、赏析下面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极写洞庭湖浩大的气势。)
36、第三、四段写景是为了表达哪两种人的思想感情?(迁客骚人)这两种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共同之处?(以物喜,以己悲)
37、"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人"指的是哪类人?(古仁人)表达了作者对滕子京怎样的态度?(安慰、劝勉)
38、结合全文谈谈作者写"迁客骚人"在不同景观中不同心情的用意。(用来反衬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进而歌颂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的高尚人格。)
39、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写景。请你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作者写景的目的。
写景为了抒情言志:A :① 借总写之景来总写人的胸怀。② 以景的宏伟壮阔写人的志向远大。③ 表明仁人志士有别于迁客骚人。
B :① 以哀景写仕途"退"的逆境。②借迁客骚人反衬古仁人(自己)的"不以己悲"。③ 表明自己"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失意不失志的情怀与抱负。
C :① 以美景写仕途"进"的顺境。借迁客骚人的得意忘形反衬古仁人(自己)的"不以物喜"。③ 表明自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与追求。( ABC 三个方面列举l 个即可)
40、概括下表所列篇目中人物(作者)的人文思想核心。(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忧国忧民)
4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作者写"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目的是什么)?说明滕子京虽然被贬谪,却依然积极进取,有"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
42、"衔远山,吞长江"用"衔"和"吞"写出了洞庭湖的什么特点?(生动表现了远山、长江和洞庭湖的关系,写出了洞庭湖的浩淼和气势。)
43、第二段表明"岳阳楼之大观"的句子是什么?(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景物特点怎样?(表现了洞庭湖景象开阔而多变化的特点,渲染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
44、由景入情,领起下文的句子是什么?(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5、三、四两段写出哪两种不同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的不同览物之情?景色一:天气阴冷(阴);相关览物之情: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悲)景色二:春光明媚(晴);相关览物之情: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喜)
46、"宠辱偕忘"的"宠"和"辱"分别之什么? "宠":提升;"辱":降职。
47、洞庭湖一带并没有虎和猿,怎样理解"虎啸猿啼"?可能是迁客骚人览物时产生的幻觉,也可能是由风声产生的想像。
48、作者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目的是什么?与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之心。
49、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什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说胸襟阔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或说以天下为己任)。
50、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与古仁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思想感情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思想感情不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有开阔的胸襟,以天下为己任。)
51、"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分别指什么?"进"和"退"分别指(呼应)什么?"居庙堂之高"指在朝廷做官,"处江湖之远"指不在朝廷做官。"进"呼应"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52、用原文语句回答怎样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3、"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指什么?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之情。
54、"微斯人"中的"斯人"指什么人?古仁人(暗含滕子京)。
55、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滕子京的劝勉,结尾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慨。就全文来看,这句有何言外之意?(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5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品德。)
57、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及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58、第三段、第四段具体表现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这两段内容,分别以"悲"和"喜"为首字,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例:(1)悲阴风怒号,喜渔歌互答。(2)悲景色隐晦,喜天光晴朗。)
59、"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谈你的体会。(提示:谈体会既要联系原文,又要结合自己生活。第一句可围绕政治理想谈,第二句可围绕旷达胸襟谈;第三句可围绕远大抱负和民族责任感谈。)例: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滕子京在自己的政治生涯遭受挫折之时,仍然奋发有为,政绩卓著,有积极的政治理想,这是他身上最宝贵的东西。这启示我们:生活中不会一帆风顺,只有不畏逆境,志存高远之人,方能使自己的人生永闪光芒。
60、你如何看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我国古代就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也有"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民本思想,不过这是针对君主提出的,目的在于缓和封建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客观上有利于人民,但不具有普遍意义。范仲淹把它发展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以此作为仕途进退的原则,则具有深远影响。他的"忧君"思想,虽然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借鉴和教育意义。
61、下面一则链接材料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什么联系?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链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范仲淹:表达出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强调为人要有宽阔的胸襟和崇高的人格,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激励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
孟子:强调君王应该重视百姓,关心百姓的生活疾苦,以百姓为先为本,和百姓同甘共苦,即民本思想。
61、比较阅读
★(甲)庆历四年春,膳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刺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②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
【注释】①缣(jiān):细绢。②仅:将近。③令:善,美好。
1、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通“俱”,全、皆(都) (2)前人之述备矣:详尽
(3)范文正公轻财好施:轻视.看不起,看轻(4)岁衣缣一匹:每年,年年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D )
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A.属予作文以记之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以养群从之贫者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范仲淹的)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止。
4、乙文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用甲文中合适的句子回答)(2分)
先天下之忧而忧(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5、《孟子·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请根据甲乙两文,具体说说你对范仲淹忧乐观的理解和看法。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对孟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不受个人荣辱、悲喜的局限,以天下为己任,用具体行动来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怀,这是难能可贵的。
★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王①,帝第五子元杰也。尝于邸中为假山,费数百万。既成,召僚属,置酒共观之,众皆叹美,坦②独俯首不视。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王惊问其故,对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是时,帝③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选自《纲鉴易知录》)
[注]①王:指益王赵元杰,字明哲。②坦:姚坦,当时在益王府任职。③帝:宋太宗。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先天下之忧而忧 先:在……之前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归:归依
(3)尝于邸中为假山 为:建筑,建造
(4)王强使视之 使:让
2、翻译选文中画“ ”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
(我)只看见了血山,哪里(怎能)看到假山?
3、选文乙中姚坦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姚坦的言行是选文甲中哪句话的真实写照?
姚坦关心百姓,敢于直言。姚坦的言行是选文甲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