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名家名篇 > 鱼我所欲也 >

鱼我所欲也 测试卷及答案

时间: 如英2 鱼我所欲也

  孟子的《鱼我所欲也》气势充沛,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宜诵宜背宜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鱼我所欲也 测试卷,欢迎阅读参考。

  鱼我所欲也 测试卷原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 测试卷译文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鱼我所欲也 测试卷题目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箪 羹 蹴 屑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二者不可得兼( ) 2.故不为苟得也( ) 3.所恶有甚于死者( ) 4.故患有所不辟也( )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6.贤者能勿丧耳( ) 7.蹴尔而与之( ) 8.万钟于我何加焉( ) 9.是亦不可以已乎( ) 10.此之谓失其本心( )

  三、比较下列加点词意义的异同。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2.所欲有甚于生者( )

  蹴尔而与之( ) 万钟于我何加焉( )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4.行道之人弗受(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 今为亩室之美为之( )

  5.呼尔而与之( ) 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 是亦不可以已乎( )

  四、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故患有所不辟也。 通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通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

  4.乡为身死而不受…… 通

  五、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六、综合练习。

  1.课文中运用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句式相同,意思相对或相反。试从课文中找出两句这样的句子,并默写出一句你以前学过的这样的句子。

  2.本文中的千古名句是哪一句?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鱼我所欲也 测试卷答案

  一、dān gēng cù xiè6

  二、l.兼有、并存

  2.苟且取得、苟且偷生 3.厉害、重要 6.祸患、灾难 5.假如、假使 6.不丢掉 7.用脚踢 8.有什么益处9.停止,放弃l0.天性、天良

  三、l.与,通“欤”语气助词,用在句末。 与,给。 2.于,比。 于,对。 3.则,却。 则,就。 4.之,的。 之,代词。 5.而,连词,表顺承。 而,但是6.是,这样的。 是,这。

  四、1.“辟”通“避”,躲避 2.“辩”通“辨”,辨别 3.“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4.“乡”通“向”,从前。

  五、l.并不是只有贤能的人有这种想法,人人都会有,贤能的人能够不遗失罢了。2.吆喝着给他吃,行路的也不接受,用脚踢着给他吃,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3.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4.从前宁可死了也不接受,现在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而去做了。

  六、1.略;2.生,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启示(略)

18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