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寓言 >

寓言故事中的经济学

时间: 淑贤2 寓言

  寓言和经济学看起来好像并没有共同之处,但人性是共通的,做人或做事的道理也是相同的。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寓言故事中的经济学,希望大家喜欢。

  寓言故事中的经济学篇1:好心办坏事

  中外文学作品中都不乏好心办坏事的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有一则“隐士和熊”的寓言,说的是一位隐士与一只熊交了朋友,熊对隐士关爱有加。一次隐士睡觉时,有苍蝇落在脸上。熊赶不走苍蝇,于是就用石头去砸隐士脸上的苍蝇。不用说,苍蝇跑了,隐士死了。

  克雷洛夫生活在18-19世纪,与他同时代的清代文学家乐均在其笔记小说《耳食录》中也讲了一个类似的寓言。说的是有个人很讨厌苍蝇,整天用木棒追打。一天苍蝇落在父亲头上,他勃然大怒,抢起木棒就打。结果,苍蝇跑了,父亲死了。

  这两个寓言都讽刺了那些动机善良但却办了坏事的人。他们的悲剧在于,出发点绝对正确,但做事的结果却极其坏。可惜这种人现在仍然是“遍地英雄下夕烟”。

  现在有一些地方基层干部与农民关系紧张。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个别基层干部腐败、农民负担过重、干部工作态度粗暴等。但其中一个原因则是出于使农民脱贫致富的良好动机而干了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事。例如,让农民种某种作物,农民不愿意种就强迫,甚至动员警察去毁坏农民已种好的其他作物,结果这种作物供大于求,卖不出去,损失由农民承担。再如,集资修建公路等基础设施,说起来“要致富先修路”,动机不坏,但负担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所修的路又是太超前,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成了修路致贫。还有的地方集资办厂,或者向老百姓收钱,或者向银行贷款,但却既不了解市场又没有技术,成功者极少。老百姓的钱浪费了,地方政府还负债累累。

  这些事大多发生在基层,所影响的还是一村、一乡,顶多一县。但还有些动机更好、官更大的好人,所做的“好事”恶果就严重了。不少中等城市投巨资(十几亿以上)修建机场,结果效益极差。这种情况已被点名的就有珠海、福州和阜阳。主持这三项工程的领导人中,除当年任阜阳书记(后任安徽省副)的王怀忠因贪污罪(不是修机场投资决策失误)被处死刑外,其他人还都被提拔或善始善终了。还有的人以“搞好国有企业”为名,今天逼国企迅速扩张,明天又逼国企“强强联合”,搞来搞去,把本来还有希望的国企都给搞死了。这都和熊打死隐士,儿子打死老子一样,谁能怀疑熊和儿子的良好动机?

  仅有良好的动机而没有良好的结果也会让人怀疑他们的动机。那些打着“为民致富”旗号的人是否有创造自己的业绩,为晋升创造条件的个人动机?投资失误是否也有个别人像王怀忠那样自己捞一把呢?世界上毕竟很少有熊那么笨的人。在崇高的目的背后也未尝不夹带一点个人的“私货”。棒打父亲的儿子更多就出于自己对苍蝇的恨,“解心头之恨”就是一种个人动机。

  动机这东西有点说不清,杀死许多老人的英国魔鬼医生还说自己的动机是帮这些有病的老人脱离尘世苦海呢!但无论如何,这世界上做坏事的并不全是动机歹毒的坏人。哈耶克把坏事分为坏人做的坏事和好人做的坏事。他的结论是好人做坏事比坏人做坏事可怕得多。而且,世界上最坏的事都是好人做的,而不是坏人做的。

  坏人是那些一开始做事时动机就歹毒的人,比如图财害命者。这些人明知道自己做的是坏事,做起来自然胆子不那么大,也放不开,所以也就总是偷偷摸摸,怕被人发现。有时太大的坏事还不敢做,只敢小打小闹。这样,所做坏事的影响也就有限,无非让别人破点财,顶多死个把人。而且,人们对坏人做坏事是保持高度警惕的,总会发现并制止他们的罪恶。总之,坏人做坏事,自己心中有鬼,又有别人监督,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坏事来。

  好人就不同了。他们从善良的动机出发,认为自己的动机崇高得很,或者救苍生于水火之中,或者为福一方,所以做起坏事来毫无顾忌,胆子极大。这样的好人又有献身精神,干起活来不要命,甚至把良好的动机作为“核动力”,可以做出极大的坏事。而且别人往往也把他们作为救世主一样的好人,不仅不监督他们,还自觉地帮他们做这些坏事。结果坏事越做越大,其坏影响远远大于坏人所做的坏事。当初发动大跃进者,让我们更快地超英赶美,谁能怀疑其动机不好呢?发动“__”的动机也是“反修防修”,不让人民“吃二遍苦,受二茬罪”。结果呢?大跃进的恶果是100个坏人做的坏事达不到的,“__成为一场浩劫,人民当时就受苦受罪了。好人做坏事比坏人做坏事可怕得多啊!

  这两个寓言中的好人也是这样。熊如果想害隐士,胆子就没那么大。儿子如果想害老子,还会惧怕法律。正因为他们心底无私,动机善良,才做出了杀人的坏事。如果隐士和老子知道熊和儿子动机不好,大概也会早防一手,而真要那样也就没有这种悲剧了。

  看来还是毛泽东他老人家说得对,判断动机好坏的标准是结果。结果不好,难称其动机好。好心的人们,要记住老人家的这句话,做事时先问问会有什么结果。

  寓言故事中的经济学篇2:别当守财奴

  古今中外有许多寓言都是讽刺守财奴的,法国作家拉封丹就写过以守财奴为嘲讽对象的“攒钱人与猴子”.

  有一人爱财如命,满脑子都是金币和银元。他为了保证财产安全可靠,移居海岛,让海神充当防盗保镖。他每天做堆钱游戏,清点、计算、把玩。他总觉得帐目有缺口,因为他养的大马猴喜欢向窗外扔钱。猴子喜欢恶作剧,把这些钱当水漂扔到海里。作者嘲讽说:“上帝有意保护大富翁,把财宝保存在大海中,谁让他们有钱不会用。"

  钱,无论是金属的还是纸的,不能使用就毫无意义。流落到孤岛上的鲁滨逊面对一大堆换不到任何东西的钱,就有这种感慨。把钱装在罐子里,埋在地下,这叫窖藏,不会给主人带来任何幸福,即使到世界末日,也不会多一个子儿(如果发生通货膨胀还会少几个子儿)。寓言中的守财奴就是这样。这样用钱,放在库房中窖藏与放在海底窖藏是一样的。这就是这则寓言中的一个名句“有钱不用,等于没钱”.

  那么该怎么用钱呢?用钱生钱,用钱享受都是用钱之良方。用钱生钱用今天的时髦话来说就是个人理财。个人理财就是把自己的钱变为能带来收益的资产。资产有多种形式,它首先可分为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人力资本是无形资产。一个人把钱用于接受教育、参加培训、保养并锻炼身体、参与各种活动都属于人力资本投资,其结果是身体健康,知识和技能增加,这就形成以人力资本为形式的无形资产。这种资产会使收入高于没有这种资产的人,这就是无形资产的收益。在现实中,人们往往并不把人力资本作为无形资产来看。其实有钱去上一个电脑培训班、英语班,或者买几本书看看,都是个人理财的方法。

  当然,现在讲个人理财时还是更多地指有形资产。有形资产包括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用钱买房子、艺术品等都是投资于实物资产。这些资产会带来收益,例如,房子的租金收入与增值,以及艺术品的增值。在遇到严重通货膨胀时(例如,德国20世纪20年代和战后的超速通货膨胀,以及中国在国民党崩溃前的超速通货膨胀),实物资产的保值作用最大。

  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共同基金、债券(企业与政府债券)和股票。这种资产最突出的特点是收益与风险并存,两者同方向变动。一种金融资产,风险越大,收益也越大,例如,垃圾债券或股票,变为废纸的可能性最大,获得暴利的可能性也最大。风险越小,收益也越少,例如,银行存款几乎没有什么风险,利率也相当低。个人通常是风险厌恶者,为了保证一定收益时尽量避免风险,可以把不同风险与收益的金融资产进行组合。这就是一般所说的“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在当今社会中,各种共同基金都为个人提供了这种资产组合。所以,购买共同基金也就成为许多人个人理财的首选方式。

  个人理财,用钱赚钱既可以增加个人收入,又有利于整个社会。当一个人把钱窖藏起来时,钱对个人和社会都没用了,和沉入大海消失了一样。当把钱用于购买各种资产时个人和社会都获益。用于人力资本投资,社会也从每个人的人力资本运用中获益。购买不动产,增加了需求,刺激整个社会繁荣。购买金融资产,这些钱用于企业投资,整个社会的生产能力提高。在市场经济中,个人理财用钱生钱,与整个社会财富的增加是同步的。这比在孤岛上“做堆钱游戏,清点、计算、把玩”要有意义得多。

  用钱生钱的过程,一旦成功了,人就会有成就感。这当然是钱带来的幸福,但这只是赚钱过程的副产品。会用钱的另一个方面是会用钱享受,给自己带来享受。当然,享受是一种主观感觉,把钱埋在地下的人,觉得自己有钱就是享受,在孤岛上数钱也是守财奴的一种享受。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并不会认为这是享受。用钱享受就是用钱去满足个人的各种欲望。用钱购买各种物品与劳务,满足自己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当然是一种享受。像过去的土财主一样,有了钱仍然过清贫的日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就是不会享受的守财奴。用钱享受就是消费,这种消费在给个人带来幸福的同时也刺激了消费,拉动了相关部门的发展。买一辆车对个人是享受,对社会是拉动了汽车与相关部门的发展,增加了GDP。利己利人,何乐而不为?

  为自己用钱是一种享受,为别人用钱也是一种享受。当你看到自己捐助的希望小学建成,有许多孩子可以上学时,你不觉得其乐无穷吗?人性中有利己的一面,也有利他的一面。有同情心,受到社会的尊重,实现个人理想也是人的欲望。为别人花钱,实现这些更高层次的欲望也是有效地用钱。用钱并不是花天酒地,无论是用于个人的正当物质与精神享受,还是去实现自己的利他主义理想,都是享受,都是幸福的源泉。当用钱带来这些幸福时,人就不是守财奴了。

  在贪婪者手里,钱有可能变为罪恶;在守财奴手里,钱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在会用钱的人手里,钱才是财富。

  寓言故事中的经济学篇3:把金钱作为普度众生的船

  自从金钱成为财富,人类社会就演出了一幕幕悲喜剧。凡夫俗子在追逐金钱的同时,既推动了社会进步,也引致了无数罪恶。追求精神满足的圣贤们把金钱作为万恶之源,由他们所编撰的寓言都以排斥金钱为宗旨。公元前一世纪成书的古印度寓言集《五卷书》中的“痛苦的金钱”正代表了这种思想。

  这则寓言讲,在一个清静的地方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个游方化缘的和尚,生活清贫而幸福。以后这个庙里香火旺盛,常有人上供好东西。和尚把这些供品卖掉积攒了许多钱。自从有钱之后,和尚不信任任何人,无论白天黑夜都把钱藏在自己胳肢窝里,总担心别人偷走。这使他整天感到心神不安,痛苦不堪。作者的结论是:“钱并非好东西。弄钱的时候,有痛苦;想保住已经到手的钱,也有痛苦。钱丢掉了,有痛苦;把它花掉了,也有痛苦。”一句话,金钱成了痛苦的根源。

  《五卷书》作为佛教的寓言反映的是“重精神,轻物质;重来世,轻现世”的宗旨。尽管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这种思想有清醒剂的作用,但也相当片面。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人类行为的最本质特点是有明确的目的。人类一切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最大的幸福。对个人来说,幸福最大化的基础就是金钱--无论人的幸福观是什么,物质享受,精神享受,自由选择,还是实现某种理想,没有金钱一切都谈不上。这就是“没钱绝对不幸福”的含义。每个人的幸福加总在一起称为社会福利,所以,社会的最终目标也就是整个社会(每个人)的福利最大化。一个贫穷的社会是谈不上福利的。想想那些非洲国家,贫穷落后,内战纷飞,有多少人痛苦无奈,哪能谈得上什么社会福利呢?金钱的确是重要的。没有金钱是清高不起来的,活命尚且艰难,哪能谈到精神文明、自由或理想呢?佛教讲“四大皆空”,其实只要财空了,传教者们无以生存,哪还能坐而论道?许多人视金钱为粪土,或者是钱太多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你去摸摸他的肚子,一定有许多还未消化的鸡鸭鱼肉;或者是做伪,一边讲金钱之恶,一边想办法敛财--像这个寓言中的和尚,现实中太多了。因此,现代经济学理直气壮地讲赚钱,讲富国裕民,并把它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

  但一个人有钱却并不一定就幸福--像这个寓言中有钱而痛苦的和尚一样的人也不少。豪门恩怨正是有钱带来的痛苦。一个社会财富多--GDP总量大而增长快--也不一定福利高。如果GDP增加,环境破坏严重,贫富对立加剧,一个肮脏而动荡的社会也无福利可言。看来全面的看法应该是金钱是福也是祸,是善也是恶。不过只这样说就有点诡辩似的辩证了,看似面面俱到,实则是最无用的废话。经济学不讲这种废话。经济学分析问题总是离不开具体条件,因此,经济学家既不讲金钱万能,也不讲金钱万恶。他们把金钱作为中性的,研究在什么条件下,金钱是福是善;在什么条件下,金钱又是祸是恶。

  金钱到底是什么,取决于如何获得金钱以及如何使用金钱。

  对个人来说,如果以合法的方式勤劳致富,又善于把钱用到能给自己带来幸福的地方,不像那个和尚一样仅仅是赚钱存钱,金钱就能给人带来幸福。勤劳致富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对许多人来说,重要的不是得到钱的结果,而是奋斗赚钱的过程。这时金钱代表成功。那些靠贪污、抢劫一夜暴富的人不仅没有这种幸福,还会心里恐惧--一个贪官看反贪的小说或电影大概会心惊胆颤的。缺乏了安全感,整天像这个和尚那样惶惶不可终日,是谈不上幸福的。同样,把钱用于吃喝嫖赌,花天酒地,也难有什么幸福。一个把金钱用于满足自己正当物质与精神需求的人,当然是幸福的。但人的幸福并不完全来自个人享受,还来自于最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人的本性中有同情心,有对同胞的爱和关心。把钱用于帮助他人,捐助慈善事业,满足了自己的这种人性,同样是幸福的源泉。这时自己金钱的边际效用也不会递减了。

  对社会来说,如何创造与使用GDP决定了GDP能否增加社会福利。增加GDP的正确途径是增加劳动与资本的投入,并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如果以破坏生态平衡和加剧贫富两极分化为代价增加GDP, GDP增加反而会使社会福利减少。同样,GDP也要用于增加整个社会的福利,即不能用GDP去搞对外侵略或霸权主义,不能用GDP去满足少数人的欲望,更不能用GDP去搞什么花架子的形象工程或政绩工程。树立了这种GDP观,增加GDP当然是福是善。

  “痛苦的金钱”是劝人不爱金钱的。但是如果树立了正确的金钱观,爱钱又有什么不好?佛教的宗旨是普度众生的,即把众生送到彼岸的天堂。金钱实际上就是那只普度众生的船。和尚的痛苦不在于他有钱,而在于他不会用钱。如果把钱用于接济穷人,岂不阿弥陀佛了吗?

  以上就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寓言故事中的经济学,希望对你有帮助!

  
看过“寓言故事中的经济学”

寓言故事中的经济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