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寓言 >

岀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时间: 超财2 寓言

  寓言故事因其鲜明的哲理性和典型性而震撼人心、发人深省。而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同样精粹异常。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岀自寓言故事的成语篇,欢迎大家阅读!

  岀自寓言故事的成语篇1:狗尾续貂

  晋武帝司马炎兼并了魏、蜀、吴三国,建立了统一的晋朝以后,把家族子弟分封各地为王,企图巩固晋王朝的统治。结果事与愿违,诸王互相争权夺利,造成了严重的内乱。

  晋武帝的叔叔司马伦是个野心家,武帝在位时把他封为赵王,武帝去世不久,他就发动政变,赶走皇帝,自己称帝。他把亲戚和同党都攫升公侯,就连奴仆、小卒也滥加封赏。每到朝会的时候,满朝的人都头戴貂蝉(皇帝近臣帽子上的饰物,用貂尾制成)。当时的人编了个谚语讽刺说:貂不足,狗尾续。意思是说:貂尾是珍贵的皮毛,大官太多,貂尾不够用了,就用狗尾代替吧。

  狗尾续貂这一成语,就是从貂不足,狗尾续演化而来的,被后人用来形容滥封官爵。也用来比喻拿不出好的东西接到好东西的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岀自寓言故事的成语篇2:苟延残喘

  明朝有这样一个寓言:东郭先生赶着一头驴去中山地区谋求官职,路上遇见一只被打伤、正受到追赶的狼。狼伸着头,摆动着尾巴,苦苦哀求说:“先生是愿意救助世间万物的,请让我躲在您装书的布袋里,使垂危的生命暂且得到延续吧(原文是‘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

  东郭先生看着狼可怜的样子,就答应了它的请求,使它躲过了猎人的追捕。

  谁知危险过去后,狼马上显出了原来的本相。它挥舞着爪子,扑向东郭先生,要吃掉他!

  正在这时,来了一个老农。东郭先生和狼向老农诉说了经过,请老农裁判。老农想了一计,就用计引诱恶狼重新进入布袋,帮助东郭先生杀死了这只恶狼。由这寓言引出了一个词叫“中山狼”,往往用它比喻那种忘恩负义、得势就猖狂的坏人。

  成语“苟延残喘”也是由这寓言来的。“苟”,是苟且、暂且的意思;“延”是延续;“残喘”是临死前的喘息。一般用它表示暂且勉强地活下去。

  岀自寓言故事的成语篇3:沆瀣一气

  据说,唐僖宗时,有一官员,名叫崔沆,曾任“中书侍郎”等职。乾符二年,他被派当主考官,主持朝廷考试事宜。这次应试的人中间,有一个名叫崔瀣的,一经录取,马上就当官上任了。别人见他不但任官特快,而且所任官职也特好,待遇显然与众不同,因此不免怀疑:“崔沆和崔瀣,是有特殊关系的吧?”有人更进一步断定:“那还用说,瞧他们两个的名字就明白了!”俏皮的还加以嘲笑道:“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这个故事,载宋人钱易编撰的《南部新书》。

  所谓“座主”,即主考官。科举时代,应试者称主考官为“座主”,自称“门生”。由于上述故事,后来“沆瀣一气”就流传而为成语,用来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一起。

  岀自寓言故事的成语篇4:好好先生

  东汉时期,有个名叫司马徽的人,很善于识别人才。但由于当时政治斗争十分尖锐复杂,他就装糊涂,别人无论和他讲什么事,不管是好是坏,他都回答好。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一位熟人。那人问他身体怎样,一向安好吗?他回答:好。

  又有一天,有个老朋友到他家里来,十分伤心地谈起自己的儿子死了。谁知司马徽也回答:好!那个朋友走后,司马徽的妻子就责备他说:人家以为你是讲道德的人,所以相信你,把心里话讲给你听。可是你听人家儿子死了,反而说好,这算什么?司马徽不紧不慢地说:好!你的话太好了!他的妻子又好气又好恼,哭笑不得。

  后来人们常用好好先生来形容那些是非不分,不敢得罪人,只求平安无事的人。

  岀自寓言故事的成语篇5:合浦珠还

  东汉时,合浦郡沿海盛产珍珠;那里产的珍珠又圆又大,色泽纯正,一直誉满海内外,人们称它为“合浦珠”。当地百姓都以采珠为生,以此向邻郡交趾换取粮食。采珠的收益很高,一些官吏就乘机贪赃枉法,巧立名目盘剥珠民。为了捞到更多的油水,他们不顾珠蚌的生长规律,一味地叫珠民去捕捞。结果,珠蚌逐渐迁移到邻近的交趾郡内,在合浦能捕捞到的越来越少了。合浦沿海的渔民向来靠采珠为生,很少有人种植稻米。采珠多,收入高,买粮食花些钱不在乎。如今产珠少,收入大量减少,渔民们连买粮食的钱都没有,不少人因此而饿死。汉顺帝刘保继位后,派了一个名叫孟尝的人当合浦太守。孟尝到任后,很快找出了当地渔民没有饭吃的原因;下令革除弊端,废除盘剥的非法规定,并不准渔民滥捕乱采,以便保护珠蚌的资源。不到一年;珠蚌又繁衍起来、合浦又成了盛产珍珠的地方。

  

3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