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杂文 >

鲁迅杂文读后感

时间: 淑贤2 杂文

  鲁迅杂文在有限的文本空间内包容了异常丰富的信息,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与“匕首”般直刺现实的艺术常让读者赞叹不已。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鲁迅杂文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鲁迅杂文读后感一

  鲁迅先生是位爱国人士,他年轻时有志于当一名医生,但他看到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同胞看到同族人被砍头时麻木的表情时,他放弃从医,走上了写作的道路,他以文学的形式改变他们的精神。

  初中时,学过他的《闰土》,小说则与杂文有着很大的不同,故事情节看的明白,却是非常悲哀的,封建社会的身份地位,礼仪文化,使一代代人有童年的天真活泼,变成中年的疏远陌生。友情逐渐被扼杀,是很残酷的。

  鲁迅的杂文集里处处可以看到他批判统治者的封闭守旧,禁锢人民的思想。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把国家比作密不透风的铁笼,人民则是快要闷死却浑然不知的愚民,自己则是叫愚民起来的人。鲁迅不是首个要改革的人,但他却坚持与xx言论作坚持不懈的斗争。鲁迅先生生活的年代,处于封建社会走向末期,外国列强纷纷侵入中国。而中国政府却无动于衷,只是一味地接受不平等条约,却还不打开国门。

  鲁迅先生的杂文,是他真实生活的写照,记载着他对当时的社会动态的批判,自己生活的成长与对社会看法的转变,与朋友的谈天等等。正是这种真情实感,才使这么看过鲁迅文章的人民醒悟过来,,为新革命砌好了几块垫脚砖。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也反映出鲁迅先生坚强的个性,执着唤起人民清醒的觉悟。鲁迅先生的这种品质也体现在字里行间,否则他早就承受不了寂寞与悲哀了。

  现在读读他的杂文,也不尽能读出它的全部韵味,有时可能还不太理解他的隐喻意与批判点,所谓一个时代培养一辈人。挖掘鲁迅文章的深层含义还得多多阅读几遍。

  鲁迅杂文读后感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留给国人的是反帝反封建,而他就是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奠基人。他用白话小说对人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的揭露和评击,他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翻译家。他,就是鲁迅。

  从鲁迅的杂文中可以看出鲁迅一生中思想最成熟的岁月,也可以说倾注了他大部分生命与心血在此创作中。翻开《鲁迅杂文选》,认识到爱国的伟大文学家最受争议的一面。

  初读鲁迅的杂文,读到的也许是对它的不理解,但渐渐的发现杂文取材广阔、形式自由、短小精悍、语言精炼,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和完美统一,形成的是鲁迅独特的风格。

  鲁迅的杂文被称之为“讽刺的艺术”。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之一是夸张。从中看出,他将日常生活中“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至于可恶”,但又是“常见的,平时谁都不足为奇的”人或事,“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艺术地写出某一群人的真实来,有意识地夸张被讽刺对象的某一方面,使起特点格外突出,达到讽刺目的。

  鲁 迅杂文的讽刺艺术之二是反语。从表面上看是对于人或事物的肯定和赞美,而实际上是否定以及讽刺,这种手法往往用来表达憎恨和愤怒的感情,具有强烈效果,让人读起来,不禁为之一笑,就如鲁迅自己所说的那样:“我因为自己好作短文,好用反语,每遇辩论,辄不管三七二十一,便迎头一击。”

  讽刺艺术之三则是比喻。鲁迅的杂文中可以看出有政治的特点,但并不是完全系统地进行论证,而是经常以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含蓄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态度。这些比喻使得文章读起来具有强烈感染力和讽刺意味,有种恰到好处,画龙点睛的作用。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之四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即用对方的话来攻击对方,找出对方相矛盾的说法和行为来讽刺对方。

  乍看杂文,分成了许多小标题。第一篇的《热风》是第一本杂文集;第二篇《华盖集》作者将迫害和围攻比喻成交华盖运,在调忾中体现了辛辣的讽刺,表现出对敌人的藐视和嘲弄;《坟》则是一种比喻了;第四篇《而已集》表达他对敌人的极大愤慨和决心用手中的笔同他们斗争的决心;而《三闲集》可看出鲁迅先生明确批判立场和针锋相对的批判作风;《二心集》则表明了自己对统治者怀有“二心”,与他们势不两立而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的决心和勇气;《伪自由书》以时事短评为主,这是运用反语;《南腔北调集》以作为对那些无聊文人攻击的回答;辑入《花边文学》里的杂感,全部是以在报刊上发表过的短评,是鲁迅对于社会批评的进一步开拓;《且介亭杂文》表达了先生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社会的愤慨和帝国主义丑陋行径的不满;最后一篇《集外集》可看出是作者对其作品的态度。

  每个人的思想是不同的,而鲁迅通过杂文这把锋利的“剑”来反映他的思想和实现他的革命目的。他的杂文,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是匕首,是投枪,是能和读者同杀出一条生存血路的东西”。

  杂文给的启示数不胜数,读完鲁迅先生的杂文似乎看透了中国那一时期的历史、文化、思想……最后只能感慨一句:杂文一点儿也不杂,而是完美的思想统一!

  鲁迅杂文读后感三

  我记得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就发出过“救救孩子”的呼唤,在杂文中,又多次论述孩子的教育问题。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鲁迅先生的观点是,父母对于子女,要做到“完全的解放”。这对于当时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青年受到太多的束缚的社会现实而言,鲁迅先生的建议无疑是高屋建瓴的。但是,对于当今的孩子的教育,我却提出了几乎和鲁迅先生的观点“背道而驰”的看法——请学会对孩子说“不”。

  因为现在的许多家长,只知道一味地惯着孩子。

  因为现在的许多孩子,只知道一味地贪图享乐。

  所以,中国的父母,要学会对孩子说“不”。什么时候说“不”,中国的父母似乎和美国的父母不太一样。美国的父母更喜欢侧重于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而中国的父母过多地表现为对孩子安全的过分担忧,有时又表现为对孩子无理要求的过分纵容。

  孩子虐待小动物,请对他说“不”。爱心的培养,从爱小动物开始。

  孩子乱扔垃圾,请对孩子说“不”。并且告诉孩子,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孩子骂人或者说脏话,请对孩子说“不”。并且告诉孩子,骂人是不文明的表现。

  请对孩子不讲卫生说“不”,并且给孩子讲讲卫生与健康的道理,还要监督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当然,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把道理讲得很委婉,也可以编成故事,讲得很动听。

  孩子正上学,却说同学们都有手机了,让你给买手机,除了孩子已上大学,请一律对他说“不”。

  孩子在不合适的时间看电视,或者看不合适的内容,请对孩子说“不”,并引导孩子在合适的时间看合适的内容。

  孩子喜欢电脑游戏,请对孩子说“不”。你可不要以为,只要他玩得腻了,自然会停止。

  请对孩子上课睡觉说“不”;请对孩子上课照镜子说“不”;请对孩子上课上厕所说“不”;请对孩子上课吃东西说“不”。

  请对孩子抽烟说“不”;请对孩子喝酒说“不”;请对孩子戴首饰说“不”……

  天哪!这么多的情况,都要对孩子说“不”,不对吧?

  我要肯定地回答:“对!所有违背道德原则,违背纪律和法律,违背良好习惯培养的事情,我都要请你对孩子说‘不’。”并且坚决不妥协,坚决不讲条件,只讲是否合理。

  
看过“鲁迅杂文读后感”

2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