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杂文精选
散文杂文精选一:称呼的尴尬
与西人在人与人的称呼上相比较,国人的称呼,似乎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据我所知,西方人统称男性为先生;女性为女士。例如演说前的第一句话,就是按性别,称呼听众为先生和女士,即“先生们、女士们”。国人好像没有统称,只有细称,分门别类的细称。诸如有“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同志们”等等,称呼直指听众的身份,或者是特定的人群。
不过,西方人在称呼里,也是有细分的。所不同的是,西方人的比较简单,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称呼。假如是称呼男性的,直呼其名以外,好像只有“先生”一个词汇。对于女性的称呼也许多了一些,可是不过也诸如“小姐”,“太太”,“夫人”等,数个而已。
过去帝皇专制的时代,我除了知道皇帝自称“朕”,并且是“朕”管辖国民。“朕”统称国民为“百姓”。“朕”所属的官员,以及社会的上层人员,也把国民统称为百姓以外,其它的基本上是空白。甚至连百姓与百姓之间的称呼,也是知之甚少。或许这是因为国人的“称呼”比较复杂,或许是我不了解古人称呼的缘故。
可是,到了民国以后,直至今日,除了官方的,民间的称呼,还是知道了一些。其实,知道的仅仅局限于上海地区而已。除此之外,也是知之甚少。这是因为我们的街坊邻居中,父母辈们都是民国过来之人,其次我是生长在上海的缘故。
虽然民国以后,新中国新气象了,用新的称呼替代了旧称呼。又因为留下来的旧称呼一时半刻难改口,所以听到过一些旧称呼。记得的有,成年的男人不论婚否,统称先生,假如要细分的话,充其量只是估摸其年纪的大小,细称“老”先生,或者“小”先生;而女人则是统称为小姐,很少有人称呼太太的,尽管太太也是一种称呼。这是因为按传统,只有出嫁了的小姐,才称为太太,否则永远是小姐。一个年纪已经很大了,走路也蹒跚了的女人,不一定是太太。所以,对于年纪大的女人,称呼“阿姨”是最好的了,因为阿姨不一定嫁过人,又符合了她的年龄特征。除此之外,熟人之间的妻子,不分年龄统称为师母,例如:邻居或朋友姓张的先生的妻子,称呼其为张师母,如此等等。先生、小姐、太太、阿姨、师母等称呼,都是从前留下来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国人的称呼都用“同志”了,上海也不例外。同志这一词,辞海的解释之一是:“我国公民彼此之间的一般称呼”,但没有指出始于何时。
据我所知,“同志”这一称呼不是随便可以叫的,譬如具有“四类分子”身份的人,是不可以称呼同志的。所谓的“四类分子”,指的是地主、富农、反革命和坏分子这四类人,稍后出现的“右派分子”,好像也不能称呼其同志。作为臭老九的知识分子,尽管“臭”了一点,但还是可以称呼为同志的。
至少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期前,“同志”这一称呼,除去划定的少数人之外,全国上下不分男女老少,也没有地位高低,统统可以称呼。其次,除了同志以外,要数“师傅”了。师傅这个称呼也是不分性别的,似乎是一种尊称,年纪大的尊称为老师傅;年少的尊称小师傅。直到现在,师傅这个称呼还是比较普遍,至少我在称呼别人时,基本上都是用“师傅”的。
上世纪80年代的中期后,社会上开始流行称呼“先生”和“小姐”了。称呼“先生”倒也自然,年老的叫“老先生”,年少的叫“小先生”,或者索性直接叫“先生”的了。可是,称呼“小姐”就有点尴尬了,称呼年轻的女子为小姐,觉得有种亲切感。假如称呼年老的为小姐,不免有点尴尬。当然称呼年老的为太太,未尝不可。问题是如果这个年老的是未婚女,你冒失地称呼她太太,她或许以为你在“讥讽”她。假如称呼小姐,有点叫不出口,如果称呼“老小姐”,则有不恭之嫌。于是,称呼女性有时确有尴尬之时。
“小姐”本是一个普通的称呼,是一个中性的词。可是,进入到21世纪以后,“小姐”这一称呼似乎有点贬义了,好像与“失足未婚女”和“失足妇女”有关系了。这样一来,称呼小姐反而有不恭之嫌了。于是,“老师”一词,成为了通用的称呼。
老师一词,本是学生对教授自己知识的人的尊称。除去“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那个时代外,老师这个尊称没有性别之分,也没有年龄之分。不过,称呼老师的有其局限性,适用于学习场所中的师生之间。“师”就是老师,传授知识的人。“生”就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人。加之老师也是一种职业,并且是个高尚的职业。所以,称呼别人为老师,别人一定很是高兴,哪怕被称呼者是个“小姐”。
称呼别人为老师固然是好的。可是,尴尬的时候也是有的,例如:学生毕业后走上了社会,原本是此学生的老师,就要称呼其学生为老师,这不免有点“本末倒置”之嫌。再如,到有关的行政部门去办事,假如遇上男性办事员,称呼其先生即可。如果遇上了女性,尤其是年轻的女性,倘若叫她小姐,则将被疑心不恭。倘若叫她老师,像我这种上了年纪的人,实在是叫不出口,真是尴尬的很。
虽然,二千五百年前的先师孔子,曾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这里的“师”显然指的是老师。然而,孔子先生毕竟还是设了个前提,即所谓的“三人行”。现在倒好,逢人就称呼“老师”,反而觉得对老师的不尊重。
真是的,称呼也有尴尬的时候。可是,假如不称呼老师,那么现在还有比老师更合适的称呼吗?
二0一二年七月
散文杂文精选二:论外国也有
有时候很奇怪,在一个时间点的时候,会出现一些有固定联系的事情,如果自己愿意去留意或者思考点什么的话,我觉得这对于一个写作人来说是一个很幸运的事情。比如这个“外国也有”就是。
前不久看到一个视频,视频播放的内容是三个女人在大街上打一个女人,其实这样的视频大家太熟悉不过了,而且一看到就知道是正牌妻子在大义凌然的收拾小三,因为它们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被打的那个人,总是要先被扒光衣服的。不过说实话,大多扒光了衣服的“小三”,身材的确是比正牌妻子要好一些的。我经常疑惑,为什么非要扒光呢,扒光了不是会更加衬托出正牌的不如人吗?
然后我就调侃讽刺的转发了这个动态,说:外国人收拾小三是什么样的呢?也先扒光衣服的吗?然后就有人回复说:外国也有。
后来我又看到一个视频,这个视频播放的是两个女人在地铁里抢座位,相互厮打起来,最后的结果也是一个扒光了另一个的衣服。然后我也转了一下这个视频,顺便评了一句:这个恶心的国家成天出些恶心的事,结果又有人说:外国也有。
嗯嗯,外国也有,中国有的事情,的确外国也都有,这样细细的想就是似乎中国的恶心事在外国发生过就变得合理起来了。因为外国也有。一种认同感就叫做外国也有。中国人恶心,外国也有恶心的人,所以恶心就正常了。好比一个孩子,说我爸有外遇,恶心,另一个孩子说没事,我爸也有外遇。
我一直弄不懂这样的思维方式,他们观察和评判事物的标准从来都不看本质上的东西,一个事情正不正常,恶不恶心竟然是别人有没有,而不是它自己到底正不正常、恶不恶心。
可是奇怪的是,他们有时候看事物又很准,但凡中国有的而且看起来比较光鲜的事,他们又不说外国也有了,比如中国有熊猫,他们就从不说“哼,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外国也有。”我倒是觉得,这样的“外国也有”还应该说一说的。
散文杂文精选三:历史上真有公孙策其人吗?
公孙策,复姓公孙名策。原本是一名落泊的秀才,学问渊博,满腹经纶,但却屡试不第名陨孙山,流落大相国寺,幸得包拯伯乐识马,并委以重用成为包拯身边的智囊。开封府六品主簿,包拯的得力助手。开封府三口铜铡的设计制造者,懂医术,心思缜密,性格和善;是《包青天》系列的电视剧中颇为重要的人物!
在《包青天》系列中,公孙策以文人的形象出现,外貌温文儒雅、清秀绝伦,而且有些仙风道骨。他性格沉静、稳重、谦逊,和包拯对话时通常自称“学生”,而包拯和展昭等人都尊称他为“公孙先生”。公孙策微服出行时则常打扮成算命先生。而在《少年包青天》系列中,公孙策则与包拯为同龄人,形象英俊帅气,性格不羁。虽然一开始他对包拯并不服气,而且两人更是死对头,但是在经历了大大小小的事情之后,公孙策成立包拯的得力助手,两人更是成了挚友。
虽然,各个版本的影视作品对公孙策都有着不同的描述,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公孙策是包拯的得力助手,他才貌双全,与展昭一文一武形成互补,更是包青天的文胆智囊。
那么,历史上的公孙策是不是和影视剧中的形象是一样的呢?
其实,根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公孙策此人。他是古典小说《三侠五义》中的文学人物,是完全被架空的虚构人物。而包拯,历史上却真有此人!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他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清代的石玉昆以包拯为原型创作了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三侠五义》。而虚构公孙策这一角色,实际是为了增加包拯传奇色彩罢了。
《三侠五义》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北宋仁宗年间,包公赴任定远县、执掌开封府,在众位侠义之士的帮助下审奇案、平冤狱、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故事。在小说中,包公奉皇命到陈州放粮赈灾,公孙策设计要来御赐刑具三口铜铡;在审郭槐时制造了刑具杏花雨。而一系列有关公孙策这形象的影视剧,便是以《三侠五义》这部小说为原型拍摄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公孙策到底有没有妻子。因为在《少年包青天》系列中,公孙策是有钟爱的女子。第一部中,他的女友是庞飞燕;第二部中女友是陆湘湘;第三部中女友是小风筝,他还倾慕木兰……关于这个问题,小说《三侠五义》中也没有提及。至于影视剧中有,可能是为了剧情发展的必要。
其实,历史上有没有公孙策这个人并不重要,重要是公孙策与包拯,还有展昭等一系列人之间的情义,那种患难与共、同心协力的真情真意值得我们学习与反思。
【文/李玉良】
以上就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散文杂文精选,希望对你有帮助!
看过“散文杂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