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杂文 >

高中杂文随笔推荐

时间: 超财2 杂文

  作为散文艺术的派生和分支 ,随笔是与人们生活最为贴近的一种文学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 ,学者随笔、作家随笔、职业随笔、小资随笔等几类随笔逐渐兴盛起来 ,各自呈现出独特的文化内涵。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中杂文随笔推荐,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杂文随笔推荐1:怎样才能集中精力

  近年来在教学和培训过程中,许多学员都曾咨询过我,问怎样才能找到一种理想的方法,提升自己的记忆力和专注力,在工作和学习中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和精力。

  顾名思义,集中精力就是把分散的精力集中在一起,专注于目前最关键、最重要的事情,不要让别的念头出来干扰正在从事的工作和事情。这事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真正做到,的确非易事。

  纵观当今世界,千奇百怪,五花八门,诱惑繁多,导致绝大多数现代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时常感觉无法集中精力,以致工作和学习都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并常为之懊恼不已。

  人的思想是很复杂的,脑海里储存了大量的信息,而且每经历一件事情,就会在我们的脑海里,多沉淀一份记忆,事情越多,记忆自然就越厚。工作学习时,冷不丁某个时段的记忆就会跑出来干扰一下,甚至没发生的事情,也有可能从脑海里冒出想法来憧憬一下,这就大大影响了工作状态和工作效率。

  古话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纷飞的念头,显然是管不住的,但是可以训练自己不随念头走。起来的杂念,立刻喝“断”,把自己将跑路的思想,赶紧拉回来,同时内心也一定要提起目前这件事情的紧迫感,用它的份量和内心的正念去抓住自己的心神,将注意力定在目前事情的细节上,以此降伏思维的散乱。

  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尽可能的,为自己营造清静的心境和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外界影响。身处的环境简单了,所要应对的人际关系自然就轻松单纯了,客观上也减少了起心动念的机会。事实上,人的心念是随着个人的欲求而波动的,有如《弟子规》所言:“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主动给自己营造清静的环境,对提升专注力,至关重要。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如今虽然社会上的物质很丰富,但是与之相匹配的精神环境,犹待建设和完善。很多扰乱心神的环境,包括文字环境、媒体环境、娱乐环境乃至饮食环境等等,都会不同程度地扰动人们内心的欲望,影响做事的专注力,甚至影响身心健康。如若多阅读净化心灵的文书,常观看励志故事和历史影视,不玩那些暴力邪淫的游戏,常听那宁神静心的优雅音乐,多尝试亲力而为的劳作,在社会实践中总结规律等等,就能从逆境考验中提取有利于人生的正面因素,并有助于我们提升专注力,集中精力。

  平时应主动培养一些良好的兴趣爱好,颐养身心,做到心理和生理的和谐。学习中华传统美德文化,练习中国传统书法、美术和太极拳,以及瑜伽、静坐等等,这些安静的活动,都有助于我们培养专注心,降伏内心的躁动,同时也能锻炼身心,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选择。前胡锦涛倡导学习中华传统美德文化,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就是为创建和谐社会奠定国民的文化根基。美国国家宇航局也指定禅修为宇航员必修的科目,可见安静的状态,是可以让人提升专注力和开启智慧的。

  经过有意识地为自己建设良好的身心环境,就能让我们的精神始终处于良好的平衡状态,要用的时候就比较容易身心合一,不被杂念所左右了。

  祝愿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好方法,以充沛饱满的精力,营造自己幸福美好的人生!

  高中杂文随笔推荐2:飘雨思怀

  入冬的村庄,仿佛是一场永恒的告别,因为那一刻有我最想留住的风景,而转眼即成了定局。

  如今又到了一个飘雨的日子,夹杂着淡淡的乡情,清音幽韵。

  故里的风,停泊在荒凉的瓦楞,散落的雨滴轻轻弹落,袅袅烟囱描绘着谁人家?

  走过田埂,小道新家,如是孤独者守护着这一片土地。

  也许,山脉不再挺立、河堤不再顺延。一点一滴的疏漏,谁又阻挡的了岁月的变迁?

  抬首过往,仿佛是孤独梧桐下的沉静,回首在寂寂流年间。

  时光,可以沧海桑田,可以日新月异,却无法改变我内心的深意。

  而我想留住那一刻时景,却只能定格在可触可观却不可回望的画面。

  流光无痕,又何惧自然留痕?默默回首,是曾经绽放漫天花雨的流年。

  高中杂文随笔推荐3:岁月如歌(随笔)

  “今晚去大王庄看电影”!“啥片子”?“南征北战”。二蛋叫我。我们吃过晚饭,跟着大哥哥小叔叔们去离家十来里的大王庄。天阴路黑,有两个打着手电在前走。村里年轻人喜欢摆弄手电筒,有两节、三节电池的,还有加长四节的。看谁的手电亮,电碗聚焦打的远,调距靠前头与灯头螺纹,后盖里塞一备用灯泡。他们在前面 ,我和二蛋几个小孩在后面小跑紧跟。天公不作美,电影放一半下起了小雨,我们正沉浸在紧张激战的战斗气氛里。这时雨渐渐下大,放映中止。

  伙伴们都顶上带来的方块油纸片,徘徊左右, 看雨会不会停下。看来不行了,雨已稀里哗啦。人家都在收放映机和卸幕布了。虽依依不舍心有不甘,一队人马挟风裹雨,一手提鞋,一手拽着油纸, 踢踢踏踏原路返家。到了家里已被淋得外湿里潮。那时,没有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概念,以为天下人跟我们一样在露天看呢。有时看半截放映机坏了或发电机坏了,有时年轻人打架闹事,也会中断放映,还有得不到确切消息,经常跑空的。

  那时光,大部分村庄没通电,就数我们大队通电最晚。为了摆放变压器的位置,大队干部闹意见,一闹就是十几年。家家户户晚间点着煤油灯照明。条件好点的,就用罩子灯,罩子灯光亮费油,灯罩容易碰碎。小油灯省事,一铁盖小玻璃瓶,盖顶戳一小洞,拧根棉花捻子,从盖顶穿进瓶内,顶端留一头,再倒进煤油,使棉捻整条浸透油。第二天晚划根火柴一点,就呼隆一声,火苗突窜尺把来高(煤油挥发的缘故),片刻后就恢复一豆青灯(姑且我这么写)。那时哪家娶新媳妇, 迎亲总能迎到, 一手拎马桶,一手端着罩子灯的英俊少年。可见罩子灯也是新娘嫁妆的一部分。

  我们兄妹几个上学时,晚间的作业就是在这昏黄的油灯下完成的。家里有一个趴吃饭的小方桌,是隔壁堂叔(半拉木匠)做的。木材也不好,是一颗生虫的柳树。成型后,桌面上两个虫孔怎么也刨不平,索性在面上包两层油纸,既当饭桌又作书桌。兄妹三人写字占三面,另一面娘在旁纳鞋底,边纳底边告诫“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不知啥含义。灯光暗,就拿一个大碗扣在小桌中间,油灯放在碗底上,四周通亮多了。当我们熬过多如牛毛般的日子,也理解了娘告诫的意思,母亲已牵鹤西去。我们自以为与时俱进,其实我们的情感在不断的后退,一直退到我们出发的地方。他乡和故土并不远,只不过当时年纪尚小,从未见过外面的世界,对人类的苦难欢乐一无所知。

  伙伴们最高兴的事,在家门口放电影 。上午去别的大队抬机器回来,各家就去接路近的亲戚,姑娘呀姐姐呀回来看。下午太阳还没落山,电影场就一排一溜的摆好了大小板凳。不管啥片子,我们都爱看。《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后期又有《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数看不厌。一是看故事情节曲折迂回,人物机智勇敢,启蒙了心灵的爱恨情仇。二是好奇,人物讲话行动活灵活现,战争场面真真切切,如何做到?找不到人解惑。这时光,发电机也不用了,没钱买汽油。改用人力脚踩磨电机,形似自行车,比自行车略大,没有前后车轮,由四只脚顶起,前后两个座,供两个人同时踩脚踏方可发电。

  电影放映中,要轮换人员踩电机。太吃力,大冷天踩电机的人也会冒汗。老放映员换片手脚快。近来又带一学徒,手脚不熟练,换片时,先把放过的影盘,从卡扣上取下,再装上未放的影盘,用手捋胶片塞入镜头等卡口,每一卡口要用细毛刷清扫一遍,等的好急人 。有时换人不及时,银幕就慢慢变暗,喇叭的声音也会越来越小,类似轻细的回声荡漾。刚换上的人力气大电力足,银幕光亮煞白,喇叭的声音也能清晰地传几里远。多数场合,看电影人多,不少人就在银幕背面看,除了幕字是反的,其他也能看。

  我最喜欢去姑妈家,不光是每天能吃顿米饭,还能吃到姑妈亲手下的黄豆酱,味醇厚、色红黄、甜香扑鼻、鲜辣可口,更能经常看电影。她家住在小镇旁,家里小孩多,条件 也不太好。那里早就通上电,到晚上,虽然街上几只路灯有点昏黄,但各家各户亮亮堂堂。相隔十天八天就放电影,场地就在窄窄的街上。街两边没有楼房,抬眼望去店铺上面是一溜的马头墙。一根电线接在机器上,从头看到尾也不打迟钝不结巴。两台放映机轮换放,前盘片子放到幕布一角闪圆点,另台机子打开跟上。往事悠悠,且说当年好困惑,少年时期看电影就这样一路走来,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还有那飘忽不定的电影场。弗洛伊德:原先出发的地方,可能是我们精神终其一生的家园。

高中杂文随笔推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