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杂文 >

讽刺杂文推荐赏析

时间: 超财2 杂文

  讽刺杂文推荐篇1:港无饭局

  为稻粱谋,做俗事,时间过得快。在香港三年了,仔细想来,香港有饭无局。

  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香港五胡杂居,有饭吃。

  时间当横轴,金钱当纵轴,香港的饭可以被这两个轴分成四类:没钱没时间的饭,没钱有时间的饭,有钱没时间的饭,有钱有时间的饭。

  没钱没时间,去香港的特色,茶餐厅。茶餐厅三五步一个,比公共汽车站还密集。进门,一盘一筷一餐巾纸,给你倒一塑料杯深褐色的免费热茶。套餐,一个大盘子,几片肉几根菜一砣米饭,配例汤或奶茶,二十文,冻饮加两文,穿学生装的小童减两文。十分钟吃完,免费茶漱漱口,门口给钱走人。一中午,十一点到一点,位置好的茶餐厅,一张台面翻七八次。

  没钱有时间,去街边排档。要找老区,排档越破越便宜东西越新鲜。在香港,整个文官体系城市秩序日臻完善,脏的地方不好找了。南越王两千年,殖民地百年,回归十年,和美国比,香港有些历史了,老破的地方还有。屋内三四张台子,屋外两三张台子,小海船今天打来什么海货,厨房里就进什么海货,桌子上就拿什么海货伴酒下饭。还有烧烤摊子,整只走地鸡翅,鸡腿菇,豆腐干,鸭肾,海螺,凤尾蚌,泰国酸辣汁,马来香辣汁。店主说,配方保密。周围是香港难得一见的闲人,听时蔬海鲜在烧烤架子上在白灼锅里嗞吱作响,看啤酒泡沫在玻璃杯子里腾起湮灭,街左边水果摊子的老婆婆在分哪些是该卖十文三个的橙子哪些是该卖十文四个的橙子,街右边果汁摊子的小女孩帮着爸爸问客人雪梨汁是加猕猴桃还是加西柚,抬头,拐棍一样瘦高的楼宇之间,月亮还是明亮的,觉得生活浓得仿佛糨糊,把人牢牢地粘在酒桌边的凳子上,两大樽青岛,六七十文港纸,一粘就是一个晚上。

  有钱没时间,去好酒店,吃午餐定食。世界各地五星酒店里的吃食有共同的特点:贵,难吃,摆脱不掉的装逼气质。香港除外。五星酒店里的餐馆,基本都是外人经营,顶尖的地段,午餐定食的价格也不吓死人,做得卫生精致没太多可挑剔。还有,叫外卖,叫很贵的外卖,燕鲍翅,鱼子酱黑菌面,陈年普洱茶。送外卖的在办公室的用餐区铺开台布,好吃的就在嘴边。下午还有二十几个电子邮件要回,三个电话会要开。

  有钱有时间,香港有很多地方和很多吃食,号称方圆几千里之内,最好的中餐,最好的西餐,最好的混合餐(Fusion),拿钱不当钱。中国会,香港俱乐部,吃的地方可以草木繁盛,墙上挂北京八十年代混出名堂的流氓艺术家的后现代绘画,落地窗里有无敌的维港烟花,窗帘的花边是苏格兰大妈手工缝制,和英国女皇陛下睡觉的地方一模一样,原木多宝格里放二十厘米直径的青玉谷纹壁,玉种沁色都不错,放在南越王墓里也属于中等品相。同样的明前茶虎跑泉水,用顾景舟八十年代做的提梁壶沏,价钱如何标?

  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香港白居不易,没有饭局。

  饭局的三种基本要素:赋闲男人,时鲜美女,便宜啤酒。香港什么都没有。香港少闲人。香港大学毕业,进五大会计师事务所,每周牲口似的工作八十小时,工资还不够付房租,不找男女朋友同居,就得吃父母。平时能聚在一起吃饭的,不是做金融的就是做咨询的,不是滴酒不沾就是只喝一杯啤酒,不是普通话中夹带英文就是台湾风味国语,不是迟到的就是还有工作要做必须早走的,都带着两个手机一个大陆号码一个香港号码一个讲电话一个发短信。香港多职业女性,穿着基本是日本时装杂志模式,两腮涂红,身材瘦小,脚大,头尖,在人车充分分离的中环人行道上暴走,每小时十五公里,和北京骑自行车的速度差不多。娱乐公司力捧的几个香港女明星,仔细看八卦杂志生活照片上的眉眼,朴实如傻强,实在家常,在北京,基本不要想上北影中戏或是北广了。

  那种老流氓露着胸毛就着啤酒和一群小流氓回忆年轻时代,身上被砍多少刀,还跑出去多少个街口,跳上小船逃掉,那种一个相公带着几个姑娘一边吃公仔面一边等生意,估计都只是在香港电影里还存在的香港饭局了

  讽刺杂文推荐篇2:旁若无人

  在电影院里,我们大概都常遇到一种不愉快的经验。在你聚精会神的静坐着看电影的时候,会忽然觉得身下坐着的椅子颤动起来,动得很匀,不至于把你从座位里掀出去,动得很促,不至于把你颠摇入睡,颤动之快慢急徐,恰好令你觉得他讨厌。大概是轻微地震罢?左右探察震源,忽然又不颤动了。在你刚收起心来继续看电影的时候,颤动又来了。如果下决心寻找震源,不久就可以发现,毛病大概是出在附近的一位先生的大腿上。他的足尖踏在前排椅撑上,绷足了劲,利用腿筋的弹性,很优游的在那里发抖。如果这拘挛性的动作是由于羊癫疯一类的病症的暴发,我们要原谅他,但是不像,他嘴里并不吐白沫。看样子也不像是神经衰弱,他的动作是能收能发的,时作对歇,指挥如意。若说他是有意使前后左右两排座客不得安生,却也不然。全是陌生人无仇无恨,我们站在被害人的立场上看,这种变态行为只有一种解释,那便是他的意志过于集中,忘记旁边还有别人,换言之,便是“旁若无人”的态度。

  “旁若无人”的精神表现在日常行为上者不只一端。例如欠伸,原是常事,“气乏则欠,体倦则伸。”但是在稠人广众之中,张开血盆巨口,作吃人状,把口里的獠牙显露出来,再加上伸胳臂伸腿如演太极,那样子就不免吓人。有人打哈欠还带音乐的,其声呜呜然,如吹号角,如鸣警报,如猿啼,如鹤唳,音容并茂,礼记,“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履,视日蚤莫,侍坐者请出矣。”是欠伸合于古礼,但亦以“君子”为限,平民岂可援引,对人伸胳臂张嘴,纵不吓人,至少令人觉得你是在逐客,或是表示你自己不能管制你自己的肢体。

  邻居有叟,平常不大回家,每次归来必令我闻知。清晨有三声喷嚏,不只是清脆,而且宏亮,中气充沛,根据那声音之响我揣测必有异物入鼻,或是有人插入纸捻,那声音撞击在脸盆之上有金石声!随后是大排场的漱口,真是排山倒海,犹如骨鲠在喉,又似苍蝇下咽。再随后是三餐的饱膈,一串串的咯声,像是下水道不甚畅通的样子。可惜隔着墙没能看见他剔牙,否则那一份刮垢磨光的钻探工程,场面也不会太小。

  这一切“旁若无人”的表演究竟是偶然突发事件,经常令人困恼的乃是高声谈话。在喊救命的时候,声音当然不嫌其大,除非是脖子被人踩在脚底下,但是普通的谈话似乎可以令人听见为度,而无需一定要力竭声嘶的去振聋发聩。生理学告诉我们,发音的器官是很复杂的,说话一分钟要有九百个动作,有一百块筋肉在弛张,但是大多数人似乎还嫌不足,恨不得嘴上再长一个扩大器。有个外国人疑心我们国人的耳鼓生得异样,那层膜许是特别厚,非扯着脖子喊不能听见,所以说话总是像打架。这批评有多少真理,我不知道。不过我们国人会嚷的本领,是谁也不能否认的。电影场里电灯初灭的时候,总有几声“嗳哟,小三儿,你在哪儿啦?”在戏院里,演员像是演哑剧,大锣大鼓之声依稀可闻,主要的声音是观众鼎沸,令人感觉好像是置身蛙塘。在旅馆里,好像前后左右都是庙会,不到夜深休想安眠,安眠之后难免没有响皮底的大皮靴毫无惭愧的在你门前踱来踱去。天未大亮,又有各种市声前来侵扰。一个人大声说话,是本能;小声说话,是文明。以动物而论,狮吼,狼嗥,虎啸,驴鸣,犬吠,即是小如促织蚯蚓,声音都不算小,都不会像人似的有时候也会低声说话。大概文明程度愈高,说话愈不以声大见长。群居的习惯愈久,愈不容易存留“旁若无人”的幻觉。我们以农立国,乡间地旷人稀,畎亩阡陌之间,低声说一句“早安”是不济事的,必得扯长了脖子喊一声“你吃过饭啦?”可怪的是,在人烟稠密的所在,人的喉咙还是不能缩小。更可异的是,纸驴嗓,破锣嗓,喇叭嗓,公鸡嗓,并不被一般的认为是缺陷,而且麻衣相法还公然的说,声音洪亮者主贵......

  讽刺杂文推荐篇3:浅谈中国式教育

  对于钱学森之问——我们的教育为什么培育不出杰出的人才?,韩德强老师对此首先从今天的学校老师做了分析,他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老师们是真正有责任心的,兢兢业业传授知识为学生服务,在当今社会,铜臭味在自由主义形态下肆意蔓延时,老师已不再真正只是传道授业,一心教学者,在如今富家子弟云集的浮躁而虚飘的大学生活氛围中,人才是很难培养的。人才是要在大动荡大变化的时局中才会对社会做深刻性思考,一棵树的成材,不仅需要肥沃的土壤,还需要一片森林的氛围。

  上世纪30年代,社会同样有腐败,但那时候人们对国民党的腐败是痛心疾首的,可如今人们对腐败是向往的,某些机构,某些高校教师关心的是怎样当院士,评优干,已不再是单纯地教育学生,这是二者最大的差异。教育也要有正确的目的,30年代,毛主席提出,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可如今,这种崇高的学习目的已不复存在,更多的是追求以后的好工作,高收入,那么教育要和劳动结合,要与生产实践结合,为劳动人民服务的理念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习也要有正确的兴趣为主导的正反馈机制。爱因斯坦曾说,我的成功来源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灵感,可汗水真的就只是辛苦吗?它背后没有丝毫乐趣吗?我想这更多的是入味其中的兴趣与探索的快乐,抓住实质,忽略形式这是所有天才的共同特点,有种领悟叫得意忘言。

  许多人对一些自然规律认识很透彻,但他却未必能用标准的专业术语表达出来,有的人英语背的滚瓜烂熟,可致用则误。这就是当今中国教育形式化,追求规则化的弊端,要出天才,如韩德强老师言,应具备六个条件:1.学习目的要明确化,毛主席曾提出,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学习是要为国为家为人民服务。2.要结合生产实践,结合劳动,搞航天,搞核能的…要有相关的生产部门作为实践营。3.老师要有厚重的使命感,一心教学,指引学生,感染学生。4.开门办学,教育要和科研所,生产部门互动开放。5.要有中国书院式的教学形式,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自学为主,老师为辅,图书馆和资料室应是学生们的主阵地。6.要有正确的兴趣为指导的正反馈机。就我而言,我认为兴趣的确是至关重要的,我曾经对书法痴迷过,几度寒暑我深居简出,挥笔练字,我曾经对文学痴迷过,时常尽兴于舌战群儒的辩论中,好交名士,我曾经对物理痴迷过,曾一度醉心于力学研究中,废寝忘食…

  当然到最后我也在这些沉浸中有些成绩,可我却不知我是因何而变更昔日的心之所求,那些在有些人看来了无趣味的事却能让我乐不思蜀,也许这正如王安石之游褒禅山记中所描写的一般——他人可能觉得游行其间索然无味,但每走一步我就会发现一番新奇瑰丽的风景,在别人眼中不值踏足的行进在我这里却吸引力十足,这就是有良好的兴趣为指导的正反馈机制促使我走一步,再走一步,但悲哀的是在今天这个社会,人一旦束缚了大众追求的枷锁,在当今的教育体制框架下,很多时候兴趣比起世俗化的抱负与追求也就只剩妥协了。我仿佛成为迷茫心之所向而辗转于挑战人生百业,不求术业有专攻的海边捡贝壳者,时而会为捡到一颗美丽的贝壳而欣喜若狂,可是这种微妙而短暂的新鲜感之后又是对另一番新风景的渴求与探索…直到上了大学,才有了专业化选择的权利,纵使有的选择并不是由衷的。

  可在当今中国,你是不能期待春秋时期孔子那般开门办学,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孔门七十二贤,其中道德高尚的弟子:如颜渊、冉伯牛、仲弓之属,擅长理政者:如冉有、季路之辈,辩才出众者:有宰子我、子贡之俦,精通文章者:若子游、子夏,端木赐、曾参、子謇、高柴、仲由等。而我们从小到大被灌输的都的是全面发展的理念,适应着教材系统化,习题,考试答案标准化的应试教育模式,在孔教中学生是没有等级划分的,每个人的能力趋向不同,综合素质亦难以单一性评定。但他们最后多各有建树,可在平时孰优孰劣却很难界定。面对今日中国式教育,前路将何去何从?期以微辞陈弊制,敢教日月换新天……

  

30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