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随笔作文
父爱母爱是伟大的。母亲孕育了我们,而父亲为我们撑起了一个温暖而幸福的家。母亲就像避风港,外面再风大雨大,母亲也会为我们遮风挡雨。父亲就像是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前进的道路,把我们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你不要说你没有感受到父母带给你的爱,其实爱就在我们身边,它们等着你去发现它们。
从我们孩提时的呀呀学语,到姗姗学步,到现在,父爱母爱就包围着我们。当我们生病时,母亲在旁细心照顾我们,父亲为我们担心。当我们尝遍喜怒哀乐时,父母可能比我们所尝的却比我们多得更多。虽然有时候父母会责骂我们的不是,甚至会动手打我们,但请记住,父母打骂我们时,其实心里比我们更痛。也请记住,父母永远都是为我们好,永远都是爱我们的。
父母之爱,应没齿难忘。我们应当知恩图报,做一位孝顺的儿女。
傅雷家书随笔作文篇2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令我受益匪浅的书——《傅雷家书》。
它不仅仅让我们懂得怎样做一个好孩子,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懂得怎样做人;怎样对待人生,也让我更加了解父母的心理都在想着什么,这让我能够更好的和父母沟通。同时也应当是作子女的了解父母的一本好书。子女能够经过这本书了解自我的父母,父母能够经过这本书了解自我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写的每字每句已经成为经典,永垂不朽的经典。
从书中能够看出傅雷是一个对自我要求比较严格甚至是比较刻薄的人,这正是他的身世所决定的傅雷在幼年丧父,童年母亲的严厉家教。在细节上修炼自我的品德,虽然家书中是许多教育儿子的话。
但实际傅雷自身都做到了,这也就是儒家文化中在品德修养身教胜于言传吧。当然这和他所受到的既有儒家底蕴的儒家文化,又有从头到尾的理解唯物主义的思想是分不开的。
傅雷作为父亲,对子女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其实,我们身边的父母也跟傅雷一样的平凡与伟大。我们的父亲也是经常为我们的生计,为了我们的学习,为了我们能上一个好的学校,为了我们能拥有好的成绩,使得他们的头发都白了,费尽了心血,这是真正的伟大,这才是真正的父亲!
傅雷能够说是千千万万个父亲中的一个杰出的代表,他的对子女的充满爱心的心理使得他的子女能够健康的成长。
从那里边我想到了此刻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确实令人担忧,许多孩子的自主本事越来越低,以致于此刻的孩子不能适应社会,不能自我照顾自我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正是中国父母的悲哀,所以培养一个孩子,最好要在他小的时候,该给予自由就给予,该让他自我去冒险,就让他去……不要过分溺爱,让他自我去承受一些事情。
告诉他,他所在的世界,所在的国家,所在的社会,以及这个家庭等一切一切他应当了解的东西。永远不要说:“等你长大了你就明白了。”之类的话。那样他会不珍惜童年。没有最好。仅有更好。
再说人自我一辈子都活不明白,有时候只能顺其自然。你给予了他生命,有职责。每一位父母,每一个家庭,都只是暂时的避风港,要出海的船,是终究要出海的,要经历的风浪,是终究无法避免的。
人生的许多路,许多暗夜,只能独自去应对,孩子的人生,父母无法去替代,去承担。清华大学曾辞退了一个学生,原因是该生在学校竟不知如何穿衣服,系鞋带。另有报道说,曾有一女生在校不知如何煮鸡蛋,只好哭着握着两个鸡蛋回家,这样可笑的事情居然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奇怪吗不奇怪!有这样的教育,就会有这样的孩子。
温室里的花朵是弱不禁风的,大自然中的树木才能经受狂风暴雨。
傅雷家书随笔作文篇3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读物,是教育子女的经典名书,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著。他们呕心沥血的培养两个孩子,教育他们先成人、后成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我认为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及榜样。
我认为如果人的一生真的可以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而奉献那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同时也会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充实。我现在已经可以找到生活的目标,虽然以前是盲目的。但我知道只要我们朝着目标努力就会有所收获。傅雷说:也许金钱物质方面不能给予你足够的回报,但是学术和艺术一定会给付出的努力以一个答案。我想不管努力是否可以带来回报,但是它至少可以使我们心灵更加充实。我相信如果每天都把时间用在自己认为有用的地方上去,一定会得到进步和满足。
我认为只有在互相鼓励和互相支持下,有着最真实的心灵的沟通才是最让人羡慕的。傅雷说他和他的儿子是最亲密的朋友,多好的一种父子关系啊,我觉得读《傅雷家书》真的可以丰富人的内心,让人变得平静。而且文学和艺术都会给我们心灵的熏陶。我们在那里面吸收的养分会让我们茁壮成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乐趣。
《傅雷家书》是傅雷思想的折光,可以说是傅雷毕生最重要的著作,因为《傅雷家书》是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充分体现了作为爸爸对儿子的心意。写在纸上的都是些家常话,,心里怎么想的,笔下就怎么写,用不着担心读者。正因为这样,感情才那样的纯真挚朴,没有半点虚伪《傅雷家书》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傅雷家庭的范围。书中无处不体现了浓浓的父爱,或许每个父亲对子女都疼爱有加,但在疼爱的同时,不忘对其进行全方面教育的,在人口众多的中国,能够达到此种地步的,能有几人,因为这需要充足的条件,父亲要博学多才,儿子要知书达理,而父子之间更要有充分的默契。
好读书,读好书,《傅雷家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是一本充满父子之情的好书。
傅雷家书随笔作文篇4
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
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能够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
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
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傅雷和傅聪的家书给了我许多启示。我们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联,养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他们正因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有些家长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们想过没有,他们有傅雷那种身教重于言传的品质吗?光学傅雷一个“打”字,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味道,尝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虽然由于政治户外的原因饱受折磨,但在这一点上他是幸福的,正因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此刻,很多家长也争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这就成了亲子教育的典范。
傅雷家书随笔作文篇5
我一直羡慕那些人,那些与父母像朋友一样的人。不管怎么样,不管你有没有离开你的高中朋友,初中朋友,小学同伴,你的父母还是一直在那里,陪伴着你,指导着你,带着你走出困境,与你分享快乐的事。我真的很羡慕。
出于这样的心理情节,我去看了《傅雷家书》,因为我想得到父亲那样的谆谆叮咛。很令人开心的事,果然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我想要的温暖。
我爱这位父亲,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从他的字里文间,我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期盼,期盼着儿子的来信,期盼着儿子的成功,期盼着儿子的努力,期盼着儿子的成长。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呵护,细心的呵护着儿子的成长,细心的教育儿子怎样去为人处事,细心的引导儿子成为一个努力,真诚,谦虚,理性,爱国的人。我还感受到父亲自身的谦卑。他会毫无保留的批评自己,也会虚心地向儿子承认自己的错误。
我在想那个年代的父母,能有这样的开明和见解是很少的,哪怕是今天,在信息如此发达的年代,视频,短信,邮件,电话……任何一样都比写信来的方便快捷。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和自己的孩子这般的交流啊。哪怕是有,交流的那种层次,探讨的那种境界也是很难达到的。
我爱这两位父母。不管是哪封信,不管是哪句话,都深深地打动着我。不管读到哪里,都是爱,这爱太浓重了,太深切了。哪怕我不是他的孩子,但是当我读到那些教诲和劝导时,也会为之打动。就像自己的父亲说给自己听的一样。他教育我坚强,理性,善良,真诚,爱国。他鼓励我克服困难,他教给我生活与生存的规则技巧。他让我理解音乐,艺术的魅力与追求……读这本书,让我在精神上受益匪浅。让我开始反省自己,让我开始以此来要求自己。慢慢地,我好像越来越认真地开始生活了。
爱国,我想这是我这个年代的人无法理解的他们那个时候的情怀的。那个时候他们真的是处处为国家着想,时时刻刻想着国家的荣誉与自身的相关性。傅聪的身上,肩负着国家的深深期盼。傅雷这对夫妇真的太爱国了,几乎把傅聪的任何行为举动都与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他们追求艺术,但是也努力为国家奉献出艺术,甚至是一切。我无法理解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在这个社会矛盾一大堆的年代,或许,我们有的更多是对国家的批判。我不知道我是怎样理解爱国的,我更不知道怎样去实践爱国。我佩服,敬爱他们的爱国之情。太深了。是我所不能达到的。
但是,结局太让人心痛了。这个让他们如此深爱的国家,竟然让历史这样结束了这些伟大中国艺术家的生命。我也不能理解这种爱,他们是如此深爱着这个国家,如此深深地爱着他们的儿子,他们所担忧的,所期盼的,所努力的几乎都是他们。是要下多大的决心,才让他们去结束自己的生命,舍弃这个国家,离开孩子呢?但是,归根到底,这不都是爱吗?或许是他们真挚爱国的自尊心被羞辱了,才要以死来进行最后的抗击。又或者是因为他们太爱自己的孩子了,为了减少孩子们所要承担苦难,又用死来保护他们。
所以,我觉得有时候爱祖国和爱自己的孩子是一样的。至少在傅雷夫妇的心中,这两种爱是不能分割的,是紧密相连的。是没有孰轻孰重的。爱孩子就是爱祖国,而爱祖国也就是在爱孩子。
我很尊敬这一对伟大的夫妻,伟大的父母,伟大的新中国建设者。向他们致敬!
傅雷家书随笔作文篇6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从1954年至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是充满着父母之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教导,呕心沥血地培养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中国父母的典范。
傅雷一个有文化、有内涵的人,对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一封封家书,短不过上百字,长则有上千字,没有许多优美华丽的语言,也没有长篇大论的道理,只有用自身经历化为简单而又朴素的建议和忠告,为儿子摆正人生的旗杆,无怨无悔。
无数的家书,写不尽的忧愁,无尽的担忧,操不完的心,在一支笔下,处处开花。不问自己的身体,信上也只是轻轻带过,有时却只字不提,只时时刻刻关心着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生活、音乐的进展。儿子仿佛是那座五指山,日日压在他们的心头。儿子的思想、活动、花费,所有零碎的小事,父母俩却无不担心,看似无尽的唠叨,却是忠言利于行,句句金玉良言,事事为其着想。
国家一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许多人常把国家挂在嘴边,打着国家的旗号,吞食国家的利益,干着非人哉的事情。可是傅雷是实打实的爱国,把国家一词植在了自己的心里,生长发芽。不仅是自己爱国,还潜移默化、循循善诱地教导两个孩子一起爱国,从点点滴滴做起,不乱花国家的钱,处处维护国家的利益,时时彰显爱国之举。中国是礼仪之邦,傅雷也深谙礼仪之道,从送画而不是送钱这件小事,可见他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把礼尚往来的礼仪风度发扬到国外,尽显泱泱大国风范。
每个人都生有父母,大都体会过父母的慈爱与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的时候,感到的却是另一番关爱,不同于老师的教导,不只是长者的叮嘱,而是父母对儿女的细心呵护,无微不至,用心良苦。那一封封家书,就像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就像一个乖孩子,阅读着,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傅雷家书随笔作文篇7
《傅雷家书》,翻译家傅雷与儿子傅聪的信。在这里,傅雷和夫人毫无保留地表达了自己对傅聪的关心和爱。傅雷父子像朋友般亲密一起讨论音乐和艺术,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在傅聪陷入低谷时,傅雷和夫人给了他无限鼓励。
傅雷在与儿子写信时毫不吝啬自己的语言,把想说的都说出来,非常详细。傅雷在给傅聪的信中说到,自己把他当成讨论音乐、艺术的好对象。所以他们之间才会无话不说吧。还有一封信中写道:“和你的话是说不完的。”这样的关系多么令人羡慕。
大概在每封信里,傅雷都会表达自己对儿子的想念吧不用管其他,只和儿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也不用遮遮掩掩的。在这本书里能看到浓浓的父母爱。能培养出大钢琴家,跟傅雷家优越的条件想必有很大的关系。当然,跟家教也有关系。在那个年代下,他们家的条件和教育都是属于顶尖了吧。不过,正是因为这样的家庭,才使得傅聪童年生活枯燥无味,只能一直练琴而不能像其他小孩那样快乐地玩耍嬉闹。虽然童年的不幸造就了未来的成就。傅雷家的教育虽严,但不死板。比如,在弹钢琴上,傅雷很支持傅聪尽情发挥,还和他一起讨论。这说明傅雷是尊重孩子的,而不是让孩子只许规规矩矩听他的话。傅雷的教育方式值得每一个家庭学习、借鉴。
这本书能让人融入其中,感受到傅雷家的气氛。傅雷与儿子常常写信,这样远在他乡的傅聪能时刻感受到父母的爱,能轻松一些。可以看出,傅雷与傅聪都对音乐有着强烈的爱好,因为他们信中关于音乐的事占了很大一部分。这更使得他们间有话题可聊,有说不完的话,感情更深。又有多少人,跟父母没有话题聊,与父母日渐疏远,直到父母离开才追悔。
《傅雷家书》肯定不会是普通人家所能及的。翻译家傅雷与夫人都是有知识的人。朱梅馥活到老学到老,坚持努力学英语。这个家真是充满了文艺气息呢。
看了《傅雷家书》,更希望能在这样的家中生活了。
傅雷家书随笔作文篇8
读书是一种有益于终生的好习惯,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书名是《傅雷家书》。
这本书是我国文艺艺术翻译家傅雷先生及夫人写给他们孩子的一些家信。书中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是一些父母对自己孩子说的家常话,但读起来却像潺潺的溪水,飘浮的白云一样,清新、质朴,令人动容。
特别是书中的一些教育理念,虽然已过去五、六十年,但还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先生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先生也进行了有益的指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家书是真情的流露,再加上傅雷先生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这些文字生动优美,读来感人至深。相信大家读后也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修养。
虽然书信已不再是当今社会主要的沟通方式,但不可否认生活中有很多话写出来比说出来要自然、顺畅的多。我们也可以在生活中借鉴一下,可以通过留短信和写纸条的方式和孩子进行沟通。
以上是我对这本书的一点小小的感悟,推荐给大家看,相信能在教育子女方面给大家有所帮助。
傅雷家书随笔作文篇9
一个月前,在书店看到这本家书——《傅雷家书》,父母曾经推荐过,于是买了下来,怎知这本书竟使我一月心境忐忑,思想波动。
刚开始读便想提笔写书评、写读后感,似乎每篇书信都可以传言,曾想过多少关于伟大与崇高的辞藻来修饰它!怎知心中激荡澎湃,竟无从下笔。如今,读完最后一页家书,凝视傅聪手捧先生遗骨的眼神,似有千言万语,怎奈斯人已逝。
最后一页了,渐渐,心从这令人惊叹的感动,到发自肺腑的共鸣,以及最终离人两界的伤怀中平静下来,回思着。除去合页后的孤独,先生那股子力,似乎在为我酝酿这什么,召唤着什么。
我有一个理想:有这样一个世界,文化上历史悠久,但民族年轻,生命力旺盛。用科学的方式在崭新的世界里构建着以正义、高效、公平、自由为原则的合理社会,人们高尚文明,美丑分明。也许永远没有这样的世界,崇尚这一切的人太少了,世俗的世界中人们甚至不愿意有他们的存在。
正直、高尚、坚毅和智慧,这些美的东西是多么可贵,追求这一切是如此纯真的信仰,为什么这样的追风者要受到无尽的痛苦?追求不到美的,便把追求美的人定义为虚伪,追求不到理想的,便把追求理想的人定义为轻浮,甚至在童年期就断绝他们的理想,让他们没有机会想象理想,扼杀他们的追求。先生弃世一生,痛苦几人堪知!
傅雷家书随笔作文篇10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游乐每相亲。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
读书是人类特有的权利。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傅雷家书,让我深有感触。每个人都有体会过父母的慈祥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另一番感受,那是一封封家书,就像一次次的谈心,接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巧的孩子遨游在书海中,聆听着,用心铭记一个父亲对孩子的谆谆教诲。
《傅雷家书》是傅雷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仍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那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在信中傅雷强调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还现身说法教导傅雷做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遇到挫折不气馁,获得大奖不骄傲,要爱国和爱民族,要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傅雷也对自己儿子在生活中的问题进行了有效的指导,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言溢于表,是我一读心里深受触动。
傅雷的文学造诣很深,其中有几段文字让我记忆深刻: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傅雷用比喻句从侧面告诉他儿子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保持内心平静,情绪稳定,不骄不躁。也让我明白了一个人遇到挫折,控制情绪很重要,把握分寸才不至于收到伤害。他们之间感人肺腑的家书、感情深深地感动了我,也让我对亲情倍感珍惜。
傅雷家书里父子之情,深受感动,这也让我想到我与父亲的父女之情。我的父亲是一位严父,从小对我很严格,他对我的爱不像母亲那般温暖,却是在最需要的时候给我最大的依靠。父亲如大山,深沉,让人有安全感。记得那次,我外出参加一个作文比赛,第一次出远门,心里很忐忑,母亲一直安慰我不要慌张并把我送到车站。可是我还是很紧张,快要哭出来了。没想到,父亲转身离开,我以为她看不惯我的娇气,走了。心里很气他,眼泪哗啦留下来。没想到过了一会儿,父亲出现了,手里挥着火车票,说:“没事,我陪你去!”那一句我陪你去给我一股强大的力量,让我的心的到平稳,也让我明白,人生的路总要学会自己走,就算有困难,转身就有父亲站在那,有什么可怕的。父亲牵着我的手上车,掌心传来的温暖让我信心倍加。在作文比赛中,我也获得了好的成绩。父亲不善于表达,可他用行动给我树立帮让,让我在每一次困难中学会独立自主的完成,并相信自己。虽然父亲没有像傅雷先生那样给我写家书,但他每一次在电话中的教诲也给我带来很多的启示,让我不断的成长。
人生短暂而漫长的征途上,给你快乐的也许是你的朋友,让你美丽的也许是你的爱人,令你充实的也许是你的事业,但是,使你温暖的必定是你的母亲或者是父亲。他们用他们的手背为你阻挡他们力所能及的所有风霜,也用他们的手心为你释放绵绵不断的温暖的阳光。他们是永远的阳光地带,竭尽全力教你如何做人、如何走好人生之路。
傅雷家书随笔作文篇11
家书?我在想,家书也可以整理成册,那必定是十分有意义的了。
最开始是作者写的一些文字,记录了一些关于傅雷育子的事情。傅雷对孩子要求真的很严格。或许过于严格,也会让孩子有压力,但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教育方法不是没有益处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一定会有许多人不具备的自律与一些好习惯。儿时或许会觉得压抑与拘束,但长大后还会是要感谢的。
接着是傅聪的信。傅聪先生身在国外,内心深爱着国家,但也认为那时候的国家需要改变。出来见过世面就知道外面有多少是值得学习借鉴的,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想发展想进步必须走出、引进、交流、合作。傅聪先生也提到了,拥有华夏的魂,连带着对东方文化也有了亲近感。确实如此,外国的文化有时并不能引起我们的灵魂产生共鸣。当然,艺术无国界,只是终归不如本土文化更能打动我们的心。最简单的例子莫过于语言,不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言中,不同的人听,会有不同的感受。就如同外国人无法懂得中国人的有些玩笑,中国人也无法理解外国人的一些幽默点。无论国外多么发达抑或是美好,内心总是向往着自己的国家的。这是大概就是人落叶归根的情结吧。
接下来开始本书的正文了,是傅雷先生的家书。傅雷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严格,以至于让孩子和母亲都颇受折磨。但是尽管如此,傅雷并不是不爱孩子,反而从心中便可以看出他的深情与对孩子深似海的爱。这份爱十分普通,是天底下的父母共同拥有的。信中有许多琐琐碎碎的叮嘱,也有不少替孩子排解忧愁、解开心结的话语,对孩子的教诲与关心很日常化的。大到人生与艺术,小到衣食住行,并不多么特殊。天底下的父母孩子不都是这样么?千千万万父母的都是这样的。或许有不善言辞却行动上不“薄情”的,也有言语上行动上都十分“不薄情”的,或许不如傅雷夫妇有如此高的文化,寄予给孩子们的希望与爱是相似的,希望孩子成功,望子成龙,却又担心关怀着孩子。
傅雷夫妇严格归严格,却是真的对孩子有益。我个人还是偏向这样的教育方式的,而非过于“散养”。后者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或许童年时确实开开心心的,烦恼压力都相对更少,但是未来可供选择的道路,也就是“自由”,必定不如前者的。这个自由不是随心随性,而是建立在拥有了独立的能力的基础上,经济独立,人格独立,可以去选择未来更多样化、自由、不狭隘的路,做想做的事情。我的家庭并不是很严厉,所以我还是希望父母对我的管教能严厉些。
在成长中,孩子与父母之间免不了矛盾。但感情总归是不会变的,双方终会明白对方的心思与苦衷。作为孩子,更是要体谅父母,知道父母没有对我们没有益处的行为。
傅雷家书随笔作文篇12
第一次翻阅这本书是在初二暑假,那时的我只是为完成作业而看,直到上了初三,再次细读,《傅雷家书》帮我找到了我人生的目标。
这本书一共有186封信,最长的一篇达到七千多字,字里行间表达出父亲对儿子的关切,炙热而又深沉的爱。这种爱,被傅雷写成文字,虽是文字,却很形象,从中能真切感受到父亲傅雷对儿子傅聪的关怀备至,感人至深,纯良质朴,令人动容。即使这样,傅雷依然把道德和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
从信中可以看出,傅雷并不是那种温情脉脉的人,他不会把爱彰显出来,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在背后默默地给予儿子关心、支持与帮助。而且,他把儿子当作讨论音乐、讨论艺术的对手,有时他是父亲角色,有时又是朋友身份,血缘亲情,共同话题,构建了融洽密切的父子关系。傅雷对儿子的期望极高,希望他能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这样严格的要求,那些无微不至的叮嘱,不都是如山父爱的证明吗?这些书信,不仅升华了傅雷和傅聪的感情,也牢固了傅聪对祖国的热爱之心,像纽带一般,紧紧相连。
读完这本书,我为自己而羞愧。
我总是因一些小事生气,因一些困难手忙脚乱,总是抱怨生活的不幸。如今,我学着用书中的文字宽慰自己,也教育自己,我虽不能胸怀大志,心怀天下,可至少我要决心做好自己,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开始。学着长大,学着懂事。不再抱怨学习的辛苦,不再咋咋呼呼地做事,不再因为一点小事而哭泣,要勇敢坚强,要微笑生活。更重要的是,我要学会尊重。尊重父母,尊重他人,乃重整个世界。我不再顶撞父母了,因为我知晓了他们的良苦用心,他们每一句唠叨的背后都是对我满满的爱呀。
距离、时间都不是阻挡傅雷爱子的绊脚石,纵使相距再远,爱也不变,心也不移。这就是父母的爱子之情,即使为你上刀山下火海,也心甘情愿。